《說文解字》中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
不難發現,“姓”與女性生子有關。比如最早的一些原始姓:姬、姜、姒、妫、妘、始、嫪等,多帶有“女”字部首偏旁,故“從女”。經生息繁衍,代代相繼。為了把同一個女性所生的後代族群,與其他同樣也是同一個女性所生的後代族群,區分開來,就産生了姓,此為“從生”。由于時處母系氏族社會,生而隻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成為族群部落的一個明顯标志。
氏的本義是指木本,即植物的根。氏植根于父系氏族社會,其産生晚于姓。随着子孫繁衍,人丁興旺,同姓族群中又分出一些支系,這些支系就叫做“氏”。
《國語周語》中說:“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别屬,則各自為氏。”
《通鑒補記》中也指出:“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孫之所自分。”
從母系社會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氏便由從母發展為從父。階級和國家産生後,氏的确立逐漸與宗法制相聯系,原始社會表示部落名稱的氏,如有虞氏、陶唐氏、有窮氏、有仍氏、有扈氏、斟灌氏、斟尋氏等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就被表示家族組織的“氏”取代了。命“氏”的方式形式規則等,又複雜多樣,俨然就是一部中國史特别是先秦史。做描述不如舉例子,下面就命“氏”舉例予以說明。
比如商鞅,衛國人。如同把周武王弟弟周公旦封在魯國。另一個弟弟召公奭封到燕國一樣,衛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封地。周成王“桐葉封唐”把自己同母弟弟。也是姜子牙的親外孫叔虞封到唐國,也就是後來的晉國。再諸如吳國,鄭國,曹國,蔡國等等,他們和衛國一樣,都是周王室的姬姓國。所以衛國公室姓姬。商鞅是衛國公室後人,在這一曆史時期因為他的氏是“衛”,所以姬鞅又叫衛鞅,這種以封地采邑為“氏”成了當時“氏”的最主要的來源。
比如姜子牙,其先祖曾為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水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以采邑地“呂”為“氏”,表明其家族所在的地域身份是“呂”,叫呂尚,後輔佐武王伐纣有功封齊侯,成為齊國第一代國君,所以便又可以“齊”為氏,可以稱呼他為齊尚。至于“齊尚”這個稱謂并不傳世,估計另有原因,這裡不述。
春秋末年
很多人不理解秦始皇為什麼是赢姓趙氏,叫趙政。據記載趙氏始祖造夫為周穆王禦馬伐徐國有功,受封于趙城。造父和秦的始祖秦非子同為商代名将飛廉之後。趙秦兩國同姓同宗,均為赢姓,都以最早的“趙”為氏。叫趙政“天經地義”。
再比如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國公族。先祖為楚武王熊通的兒子熊瑕(楚嫡系羋姓熊氏),被封于屈地,為屈氏。“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中的“三戶”,絕不是我們想象中現在的三戶人家,而是屈氏,景氏,昭氏,在楚國勢力可以壓倒國君的這三家氏家大族。
再比如韓非子,姬姓,其先人本為晉國公族,因功得封韓原為采邑,後遂以“韓”為氏,韓趙魏三家分晉到戰國中後期,三家相繼稱王,韓非是韓國王族宗室,又被人們稱為韓王子非。
《左傳》雲:“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是說領有土地的人才有稱氏的資格。這大概是命氏的初始,無論封地大小,每一塊土地的領主都得以稱氏,其餘的人則不然。《春秋》中所謂的“國人”并非是全體民衆,他們是屬于統治階級的,是貴族,而對應“國人”的還有“野人”,即便是“國人”,更多的也是沒有“氏”的。因為随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領主,子孫繁衍,雖瓜分豆剖,也不見得人人都能分到一塊領地。那些一步步淪為平民的昔日貴族,他們便以諸如西門,東、東裡、東郭、南郭,傅岩“傅”、池邊“池”、百裡,等等居住地來命“氏”,這是“氏”的又一個來源。比如舉于版築之間的傅說,除巫治邺讓人稱頌的西門豹,人稱“五羖大夫”的百裡奚,東郭先生等。
還回到商鞅,非但他是衛國公室後人,并且是地地道道的衛國國君的親孫子,所以又叫公孫鞅。公孫,就是公之孫,就如王孫即王之孫,王子即王之子,公子即公之子,公叔即公之叔(弟)等,比如曆史上鼎鼎大名的王子比幹,論九鼎輕重的王孫滿,縱橫家代表人稱“犀首”的公孫衍。名家代表“白馬非馬”稱詭辯鼻祖的公孫龍,穩居魏相幾十年,臨死才推薦商鞅的公叔痤,等等。這種以名字前面加“身份标識”稱呼某人。是一種尊稱,表示尊重禮敬,也是一種約定成俗。有其後人以此為“氏”的,也很常見,成了“氏”的又一個重要的來源。
“公孫”的下一代,還有兩種命“氏”方式,一種以孟(伯)仲叔季排行次第為“氏”;一種以祖父或父親的名或字為“氏”。比如孟子,名轲,姬姓孟孫氏(孟氏,仲孫氏),魯國的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的後代。時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國君,庶長子慶父,其後代稱仲孫氏。庶子之長又稱“孟”,故又稱孟孫氏,孟氏。孟子那一支日漸衰微從魯遷鄒國。但仍以孟為氏,叫孟轲。
再比如,孔子,子姓孔氏,武王伐纣以後,為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啟于宋國,封公爵,奉殷商祀。後輩中宋國公室孔父嘉為大司馬,一般認為其後代便以他名中的“孔”為“氏”。孔子便是來自宋國的子姓孔氏,這區别于鄭國有出自姬姓的孔氏,陳國有出自妫姓的孔氏。
周景王為天子,有個兒子名朝,叫王子朝,而王子朝的孫子以“朝”為氏,也就是後來的“晁”。
宋桓公一兒子名叫“鲛”字“子魚”,他的兒子名“友”,叫公孫友,公孫友的兩個兒子就以他爺爺的字“魚”為氏。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命“氏”的形式,比如常見的以職官為“氏”。司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錢,帥……多源于此,再比如以生前的爵号死後的谥号為“氏”,王,公,侯,伯,莊、嚴、敬、康,文,武,簡,穆……多源于此。
庶人則有以職業為氏的,鄭樵在《通志·氏族略》裡将其分為兩類,“以技為氏”(如屠、陶、優等)和“以事為氏”(如車、冠、蒲、青牛等)。鄙人張氏,借此提醒張氏族人們兩點,一,再莫要說弓長(讀二聲的chang)張 了,長,該讀三聲的zhang。以職業為氏做弓的頭兒,謹此。二,莫要再說“免貴”姓張,别的姓可以謙稱免貴,但像“張”,“姬”,“孔”等一些姓氏不能也不必謙稱免貴。
遠了,再次回到商鞅,商鞅後與秦孝公變法有大功,被封商於這個地方,所以大家尊稱他為“商君”,以“商”為氏,叫他商鞅。成了後世一貫的稱呼,但真正商鞅的姓還是姓“姬”。姓是血緣符号,氏更多的則是地位身份符号。姓明婚姻,通常不變;氏别貴賤,時常變更。商鞅的“氏”由“衛”而“商”,乃是身份與地位的變遷使然。
“氏”在變遷,社會更是面臨巨變。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春秋戰國時代,禮樂,封建氏族制度宗法制度一步步解體。領地被改郡縣,貴族的沒落、士階層甚至平民的上升不斷發生。一些身份低賤本與氏無緣的廣大平民,開始紛紛為自己取氏,與大量原本就有氏的破落貴族一起,平民也跨入了有氏者的行列。這就意味着“氏所以别貴賤”的含義逐漸在消失,姓與氏開始合流。故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也就是說,秦漢以後,姓氏已無區别,除原有的姓繼續使用外,後起的氏皆取得過去姓的地位,姓氏完全融為一體,通稱為姓,與現在通用之姓大體相仿。
在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所書此文,難免會有疏忽謬誤,望觀者諸君多多給予指教批評,誠謝留玉!或有觀點分享,也願共同探讨,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