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暫停營業”
昔日裡車水馬龍的街道
人頭攢動的店面
巷口接連不斷的叫賣聲
已經數不清有多久沒看到和聽到了
揚州的寶藏小店們
無論如何麻煩你們一定要撐住啊!
沒有了你們 這裡還叫揚州嗎!
疫情一結束 我們就見面!
1 疫情結束後
第一件事 直奔樓下好好吃頓早餐
選用黑米和白米手工制作
配上油條和滿滿的肉松
我可太想念那些街邊的粢飯團了!
▽
市一中糍飯
農學院糍飯
“蔥、香菜要嚒?”
“甜醬,辣醬啊?”
吃完皮市街的雞蛋餅
我可以立馬滿血複活!
▽
皮市街大油火燒
東關街道皮市街92号
開了幾十年的早餐鋪
想念你的豆漿
和炸得蓬松、酥脆的油條!
▽
豆漿油條
菜場附近瞅瞅 會有發現嗷
碗中小小的幾隻燒麥
裹着氤氲的熱氣
入口的鮮香裡
包裹着的是童年時期的回憶
▽
冶春茶社
多家門店
早晨來一個剛出爐的蟹黃湯包
再加上一份燙幹絲
真正的揚州就從早晨開始了
▽
富春茶社
國慶路得勝橋35号
溢出的菜籽油松軟香甜
厚實的内餡香氣四溢
2塊一個的菜包是每次早晨的必備
▽
菜包
不經意路過的小店味道都很奈斯
菜場的燒餅
是我想念了一個新年的美味
▽
燒餅
揚州好吃的燒餅太多了
相信我菜場附近一定有
在揚州人心裡
幹拌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
一碗幹拌加上一份腰花湯
美滋滋一天就從這頓早飯開始
▽
幹拌腰花湯
揚州好吃的幹拌太多了,記住一個準則看哪家人多就去哪準沒錯
冬天早晨的胃
是被一碗牛肉湯叫醒的
又脆又香的燒餅
絕對是牛肉湯的靈魂伴侶!
▽
朱記牛肉
東圈門70号
2 疫情結束後
第二件事 下午茶一定要安排上
在衆多下午茶裡面
老虎山鍋貼算是特别的一個
當木質鍋蓋被打開
熱騰騰的蒸汽全冒了出來
才出爐的鍋貼真的香氣撲鼻
▽
老虎山鍋貼
老虎山路26-4号
還是那個熟悉的老味道
還是那個熟悉的老闆娘
還是那個老地方
吃個鴨血粉絲都倍感親切呀
▽
陳氏鴨血粉絲湯(渡江橋店)
渡江橋228号
一間小小的平房
一口燒開的大鍋
一碗湯鮮味美的粉絲...
一份香酥脆嫩的炸雞柳
滿滿都是兒時的回憶。
▽
天天鴨血粉絲
立新路25号
說到張記釀皮
周圍鄰居就沒有沒吃過的
口味親切
做下午簡直絕佳!
▽
張記釀皮
萬家福巷内15幢17号
1元一串的小肉串
小夥伴稱他為“揚州天婦羅”
沒有桌子,幾張破闆凳
但破舊的環境一點不影響味道
▽
老奶奶炸串
市一中隔壁巷子裡
均價一元且用料實在
憑着好味道做出了名氣
整個外皮酥脆的不得了
餡心口感超細膩
口感非常醇厚
▽
純綠豆餅(渡江路店)
渡江橋31-2号
甘泉路的一家炸雞店
雖然環境一般
但是滿滿的都是學生時代的記憶
要問雞腿哪家強
當然潘老闆
▽
潘老闆炸雞腿
文昌中路518号
3 疫情結束後
第三件事 吃一碗放滿澆頭的面
揚州面館的老字号
多種配料可選
配上勁道的面條
滿滿的幸福味道
▽
得升面館
曹張新村
面條細緻,配上各種澆頭
看似簡單的面,便有萬種美味
▽
劉佘記面館
陽光廣場
藏在小巷子裡的面館
做了很多年的面生意
湯頭會有一點甜
但是面很勁道
▽
杜二旦面館
史可法東路13号
揚州龍蝦面鼻祖
一碗香氣四溢的面
讓你一整天都加倍有活力
▽
千尋面館
新城河路蘭苑小區東門口背面
揚州老字号
面條細緻,配上各種澆頭
看似簡單的面,便有萬種美味
▽
老苗面館
多家分店
老闆用料超實在
牛腩面肉眼可見的超大塊
貨真價實!
▽
禧家小館
泰州路59号3-134
4 疫情結束後
第四件事 去吃那些地道揚州味
愛揚州吃食的老饕們
都曾暗測測裡去吃過
▽
劉海洋重慶雞公煲
萬家福巷子東街16号
一家隻有老揚州才知道的家常菜館
不止是濃油赤醬還是原汁原味
▽
陳記菜館
國慶路119号
藏在巷子的老店
我想立馬吃到你的福星肥腸臭大元
▽
福星臭大元
皇宮巷内
看似平凡卻是能食出真章的店
▽
鮮香閣藥膳雞
水晶湖路9-2
超級想念的一家老店
老揚州喝了好多年的雞湯
店面很小,但堂内古樸整潔
▽
彎彎雞
甘泉路77号
5 疫情結束後
第五件事 去吃心心念念的火鍋
疫情期間的每一天
我都在想念你
鴨掌鍋,大骨頭,特色燒烤.....
我可是想了太久了
▽
滋奇火鍋
多個門店
超人氣本土火鍋
價格平民
味道超級贊
▽
山路久
淮海路 禦龍灣店
平均等位2小時?
毛肚,肥牛,鵝腸,番茄鍋......
我等多久都願意!
▽
海底撈
門店太多啦
地道重慶老火鍋
特色九宮格,小酥肉,貢菜丸子...
疫情過後我們繼續見面!
▽
珮姐老火鍋
新城東路101号
是你們的存在
讓這個城市的味道有了記憶
等疫情一結束
我們再一次走街串巷
全都再去打卡一遍!
拜托!請你們一定要撐下去!
▌内容: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責任編輯:呆呆
▌商務合作:chwlzyz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