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痛風患者有十個都擔心自己的飲食。”這話一點都不誇張,畢竟患上痛風後,飲食都會大打折扣,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喝。
有些朋友會特别在意高嘌呤食物,食物中的嘌呤多高算是高呢?按每100克可食部分計算,嘌呤含量高于150毫克的就算是高嘌呤食物。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吃一頓高嘌呤大餐,可能就相當于往血液中打了一針尿酸,很容易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我們有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站在飲食的“十字路口”,高嘌呤食物就相當于“紅燈”,中嘌呤食物就相當于“黃燈”,低嘌呤食物就相當于“綠燈”:紅燈停、黃燈等、綠燈行,意思就是高嘌呤食物避免吃,中嘌呤食物限制吃,低嘌呤食物放心吃。
食物中嘌呤含量從高到低的對比
哪些是高嘌呤食物呢?一般醫生也會給痛風患者交代醫囑時說:“痛風患者要避免吃動物内髒和腦組織、甲殼類海鮮、濃肉湯等。”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但是不知為何在有些痛風患者的理解中,變成了海鮮和肉都不能吃。
這真是“三人成虎”的結果,其實“痛風患者所有的海鮮都不能吃”這個觀點是具有片面性的,有些海鮮在食用後,還可能讓尿酸不升反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痛風患者究竟能不能吃海鮮。
即使完全忌口海鮮等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也不能把尿酸降到正常水平
在講痛風與海鮮的關系前,劉醫生先和大家談談尿酸與飲食。尿酸是什麼?尿酸主要是由腺嘌呤和鳥嘌呤等嘌呤在肝髒中經過氧化代謝分解産生的最終産物,一般被視為“廢棄物”。
那麼嘌呤又是怎麼來的呢?嘌呤的來源分為内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内源性嘌呤由機體自身合成,占總嘌呤的80%;外源性嘌呤主要來自食物攝入,占總嘌呤的20%。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産生750mg的尿酸,那麼内源性尿酸産生600mg,外源性尿酸産生150mg。也就是說,但部分尿酸通過内源性嘌呤産生,隻有少部分來源于所攝入的食物。
尿酸的生成與排洩過程
如果嚴格限制嘌呤飲食,能夠降低人體多少尿酸水平呢?我們所說的嚴格限制嘌呤飲食,就是完全低嘌呤飲食狀态,不吃100克嘌呤含量高于50毫克以上的食物,那麼能夠降低的尿酸水平一般在10%~18%;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嚴格低嘌呤飲食情況下,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60~90μmol/L。
即使完全不吃含嘌呤的食物,其降尿酸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為大部分痛風患者在間歇期血尿酸水平都>420μmol/L,70%左右的血尿酸>540μmol/L;完全零嘌呤飲食,也無法讓血尿酸下降到360μmol/L以下的達标水平。
所以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即使完全忌口海鮮等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并不能将尿酸水平降到完全正常的情況;也就是說控制飲食并非痛風患者降尿酸的“主打”,而隻能作為降尿酸治療的基礎手段或者說輔助方法。
有些人将吃海鮮吃出的痛風叫作“海鮮傷”
大部分海鮮屬于高嘌呤食物,但也有少部分海鮮嘌呤含量比蔬菜都要低我們常說的海鮮,就是海産食物,包括魚類、蝦類、貝類、藻類等,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動物類食物,還包括植物類食物。在不少痛風患者眼中,海鮮就是指動物類海産品,而實際上并非所有的海鮮都是高嘌呤食物。
常見高嘌呤食物以動物内髒、部分水産和各種濃湯為主
就比如人們常常詢問老劉的意思一樣:“海參可不可以吃呢?”如果是新鮮的海參,其嘌呤含量是非常低的,一般在4.2~8mg/100g左右;如果是幹海參,其嘌呤含量要高于50mg/100g。也就是說,新鮮海參的嘌呤含量甚至要比大多數的蔬菜類食物嘌呤含量還要低。
除了海參以外,還有海蜇以及不少海鮮品種屬于中嘌呤食物。比如鮮鮑魚的嘌呤含量就在102mg/100g,此外還有多寶魚、銀鳕魚、沙丁魚、鲸魚、鮮對蝦、大海螺、小海螺等嘌呤含量都在50~150mg/100g,屬于中等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在痛風間歇期對于中等嘌呤食物可以适當使用。
部分水産類食物的嘌呤含量
哪怕是根據痛風診療指南,我們看到的是“推薦限制高嘌呤海鮮的攝入量”,而并不是“避免食用所有的海鮮”。對于中等嘌呤海鮮可以适當食用,對于低嘌呤海鮮可以放心食用,而沒有必要“一刀切”将所有的海鮮食物都列入痛風患者避免食用的範疇内。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海鮮,主要包括生蚝、扇貝、蚬子、海蛎、蛏子、澳洲龍蝦、皮皮蝦、基圍蝦等甲殼類海鮮,這些海鮮都屬于高嘌呤食物;幹貝、海米、小魚幹等海鮮幹貨,其嘌呤含量也普遍要高于150mg/100g;蟹黃、魚子、蝦黃、魚肝等所含膽固醇和嘌呤屬于“雙高”。
這些甲殼類海鮮多屬于高嘌呤食物
海鮮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有兩面性,部分海鮮适量食用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凡事都有兩面性,食物對于人體也是一樣。比如肉類對人體來說不僅是含有嘌呤,含含有蛋白質、脂肪、視黃醇、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鈉、鈣、鐵等營養元素,對于人體日常活動來說也必不可少。
海鮮也一樣,我們也不能因為海鮮含有嘌呤就将其拒之千裡之外。因為不少海鮮的營養價值也較高,不少成分對人體的健康也有益。在海鮮的營養成分中,較為突出的就是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對于人體的心血管系統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區别
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油性魚類,比如金槍魚、鲑魚、鲭魚、鲱魚、沙丁魚、鳳尾魚等,有研究顯示這種物質可以減少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動脈粥樣硬化等發病率;适當食用這些海鮮對于痛風合并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比較有利的。
當然,劉醫生一直以來給大家說的是:“痛風患者并沒有不能吃的食物,隻有盡量避免吃的食物;哪怕是高嘌呤食物,吃了一口能誘發痛風發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痛風患者在選擇食物時并不能隻根據食物的嘌呤含量,還要注意營養成分。
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海鮮是無可厚非,但有些嘌呤含量中等的海鮮尤其是油性海魚類,還是可以在非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食用。我們選擇食物時,還是要看食物對于人體而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果食物對于人體整體健康而言利大于弊,還是可以适當食用。
不同膳食脂類來源的脂肪酸含量
三種海鮮不僅嘌呤含量低,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痛風患者降尿酸對于痛風患者而言,一般來說是控制每日攝入的整體嘌呤含量,也就是說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控制嘌呤攝入在200mg/天;在痛風間歇期,控制嘌呤攝入在300mg/天。而對待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就是要“适量”為主。
而有些海鮮不僅嘌呤含量低,而且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還有助于調節身體的代謝,促進尿酸排洩,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食物:
海參嘌呤含量低,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海蜇有利尿和排尿酸的功能
涼拌海帶絲是常用的菜
其實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嘌呤為水溶性物質,在高溫下更容易溶于水。在食用海鮮等食物時,可以先用沸水焯燙在烹饪,可以減少此類食物中嘌呤含量。對于高嘌呤海鮮的常用的烹饪方法包括煮3分鐘、蒸10分鐘或者水焯4分鐘等,這樣可以減少大概40%左右的嘌呤。
劉醫生重點提醒,由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是涉及到全身的代謝問題,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因此在規範治療、合理用藥以及尿酸管理和代謝管理外,還包括不僅是飲食控制在内的綜合管理,一般來說對于痛風患者的管理總結為“多喝水、管住嘴、減減肥、邁開腿”12個字。僅僅高嘌呤食物,還會造成“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