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負責湖南省博物館絲織文物仿複制項目的南京雲錦研究所找到湖南省湘繡研究所,雙方決定合作開展仿制馬王堆一号漢墓出土的黃褐絹地“長壽繡”香枕。研究所為此組建了技術團隊,陳春紫被選為主創者之一,也是團隊中唯一的90後。
情定湘繡
1990年春天,常德津市,一個愛嗦牛肉粉的跳脫小姑娘出生了,父母取繁花争妍姹紫嫣紅之意為她取名“春紫”。
2006年暑假,春紫第一次在電視裡聽到“湘繡”兩個字。正逢初中畢業,父母詢問她是否願意學湘繡,當時的春紫滿心想着遠離父母獲得獨立,很開心地答應了,成為首批校企聯合辦學培養的湘繡設計與工藝班學員,一不小心成了第一批90後湘繡傳承人。
在校期間,可能因為年齡尚小,春紫還是跳脫得很,并未表現出對湘繡有多喜歡,也未顯現出刺繡天份。
懵懂間,兩年半一晃而過,春紫和小夥伴畢業進入湖南省湘繡研究所,開始了職業刺繡生涯。學藝是清苦寂寞的,新鮮勁頭過了之後,愛笑愛鬧愛玩的春紫,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面對相繼離開的小夥伴,放棄的念頭也在春紫腦中徘徊,青春年少一腔熱血的初衷,是否值得用一生去堅持,她很迷茫。
慶幸的是,身邊始終有當初一起踏上繡路、志同道合、一路同行的好朋友與她相扶相持,互相打氣。一份堅定的友情,陪伴她們一起戰勝喧嚣繁華的窗外世界,終于沉澱并開始發力,在繡繃上逐漸顯現出埋藏已久的刺繡靈性。
繡藝初綻
因為有科班功底,有一定繪畫基礎,春紫對刺繡作品的理解有獨到眼光,她的作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一眼看出與旁人的不同。
初始,她主攻傳統花鳥平針繡,老師覺得她也可以嘗試一下湘繡“亂針”。平針和亂針截然不同,一個講究“齊平細亮”,一個“靈活多變、亂而有序”,對于刺繡新手跨界挑戰,難度還是很大的。初涉亂針,春紫遲遲找不到繡感,脫離不開平針的定式,整個人被挫敗感席卷。
盡管如此,春紫并沒有向老師申請調回傳統花鳥組,而是緊跟老師,去聽、去看、去問,認真分析每一針的走勢,自己再到作品上去實踐,一遍一遍去繡,繡的不好就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雖然浪費了不少工時,但她沒有抱怨。
春紫後來很慶幸當時逼了自己一把,學會了湘繡亂針,刺繡功底更加紮實。現在,無論繡制何種題材,她都能很快上手,成為老師眼中刺繡技藝全面靈活的好“手”。更多的新作品交給她來刺繡,她也得到更多實踐機會,技藝不斷精進,逐漸被安排參與單位重大科研題材作品的創作。參與刺繡的《冰清玉潔》《清雅四季》等作品獲得行業獎項,并被藏家迅速收購。她和老師一起創作的《禮贊中國夢》,琢磨出繡制古建質感的新繡法,成為作品一大工藝亮點,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巡展。
千年繡夢
馬王堆漢墓中有一件香枕,兩個側面用的是“長壽繡”香色絹,出土時内部填塞佩蘭葉,是墓中唯一一件香枕,猶顯珍貴。枕上刺繡的紋樣屬于古老的鎖針繡工藝,不同于傳統的江南刺繡手法,為了更好地還原文物,南京雲錦研究所邀請湖南省湘繡研究所一起完成整件文物的刺繡環節。
(供圖:南京雲錦研究所)
一個小小的枕頭,仿制起來的技術含量卻是極高,除了級細的地經織造技術外,在完成絹料織造後還要進行脫膠、染色,再進行紋樣刺繡。這件香枕的刺繡部分僅45*10.5cm,共有兩面,單面鎖形針迹一萬餘個,仿制要求與原紋樣的針迹長度、寬度、針數都要完全一緻,且針距也要完全一緻。這樣一項重大項目,落在了春紫肩上......
與平常刺繡不同,仿制不能自行發揮,鎖針又是一針扣一針形成鎖狀,中間不能間斷。刺繡時,必須完全比照原物标本,多一針少一針、短一點長一點都不行,繡錯一針,整條都要拆掉從頭開始,經過多道工序完成的仿複制織底也經不起反複拆繡。因此,刺繡全程都要做到極緻精準,盡量避免拆剪。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春紫成功交付這件仿繡品。
仿繡這件香枕,曆時30天,卻讓春紫仿佛化身漢女,穿越千年,親曆在織紗上巧渡銀針的場景,感受漢代高超的織繡水平。想到辛追夫人曾經在吹着微風的夏夜,輕枕長壽繡紋,于淺淡香氣中緩緩入眠,春紫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地恍惚玄妙,不禁回想當初與湘繡的機緣巧合,仿若昨天,一切猶新。
這一年,是她在從事湘繡第十一年。
陳春紫的性情依舊大大咧咧,但刺繡給予她内秀滋養,傳承繡藝多年,隻要一坐在花繃前,就變得心靜如水,心細如絲。她不太計較過多身外鎖事,心無旁骛,認真對待每一幅作品,隻是不想辜負設計者的心血,想通過自己的創作讓湘繡變得更好看。
而這正是非遺技藝傳承和堅守最質樸的初心。
[責編:譚思敏]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