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自己曾經患過很長時間的抑郁症和強迫症,總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好像這世界所有好的東西都需要屬于自己。
可自身等級明明隻有3級卻有10級的傲氣心氣比任何人都高做事好高骛遠,總以為可以不勞而獲,可是又怎麼會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最終結果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
後來自己成為心理咨詢師之後發現有很多心理問題的人都喜歡好高骛遠。
那麼究竟為何心理不健康的人會這樣呢?今天給大家總結幾點:
不健康自戀
就像這張圖一樣,很多神經症患者都希望自己是無所不能,甚至必須比大部分人都好,隻要做不到自己就會産生各種症狀。
比如ta會誇大自己的能力以及重要性,在這一點上有些抑郁症應該是很容易體會到的,比如有些人總覺得他人在關注他,認為自己被他人瞧不起,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軍,這就是自我中心。
他們的心中認為隻有自己必須比大部分人牛逼才行,成為一個普通人是一件極其丢人的事情。
當一個人出現自戀過度的情況後,除了自我中心以外還會有多種表現,比如對贊美成瘾。
他們需要别人無時無刻誇贊自己,如果得不到回應和誇贊就會非常失落。
其次他們還會對他人産生不合理期待,比如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無條件順從自己,一旦這種願望無法滿足就會出現憤怒,這也就是“自戀性暴怒”。
所以這些自戀不能滿足,那麼等待他們的隻有心理症狀了。
病态完美主義
很多神經症患者總是羨慕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他們看不到成功人背後心酸的一面。
對「完美主義」這個詞,大家多數還是持贊賞的态度,很少有人将其和「病态」一詞聯系起來。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完美的形象是從出生就存在的,在人的潛意識中有一個完美的範型或是模型,它推動我們走向完美。
随着近兩年心理學名詞的科普,人們逐漸開始理解像”抑郁“、”躁狂”的痛苦,其實這些痛苦往往都是内心對自己過高要求導緻,然後人們會更加誇贊他們的「完美主義」特質,并無法理解完美主義會給對方帶來痛苦和身體上的負擔。這也就導緻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的人們很難在社群中尋找幫助。
而且這些「病态完美主義者」因在社會頻繁被誇贊,甚至自己就覺察不出問題,于是背負着更重的包袱。
可一般完美主義者内心是“匮乏”的,内心匮乏的人往往不能很好調節自我,内心偏僵硬,所以對失敗非常恐懼和敏感。
要知道,沒人是可以一直成功和完美的,所以一旦出現問題時,自我瞬間崩潰,自然成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
完美是優秀的敵人。追求卓越沒有錯,但是苛求完美就會帶來麻煩,消耗精力,浪費時間。關鍵是找到平衡點。
心理創傷和不當教育
心理學家說,完美主義者被内心的負面動機推動着,這種動機試圖避免來自父母的責備、拒絕和批評。
我們知道和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相處是非常讨厭的,但他們往往早年也是被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父母熏陶出來的。
常常可以聽到他們說:「你覺得我不能完成我的目标,我該是個笨蛋,對吧?」
因為臨床發現,這樣的孩子小時候是被父母更高期待養育出來的,他們的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瑕疵,所以如果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在讨厭他們的同時,也要覺察到他們的可憐。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讨論吧!)
他甚至可能是一個害羞的人,不敢面對世界,人際交往有問題,因為他覺得别人要認為他是完美的才會接受他。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下一篇文章來告訴你!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針對焦慮症的康複,有時候“慢”即是“快”
焦慮症半年差點住院,走出後我想告訴你為何“接納”很重要
戰勝焦慮症:記住“面對、接受、飄然、等待”這四個詞
都知道在焦慮抑郁中接納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這裡幾個故事啟發你一下!
專業測試: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專業心理測評量表)
治愈強迫、焦慮、抑郁等神經症的5個關鍵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導)
心理學講解除痛苦要“接納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接納自我?
走出神經症,森田療法告訴你必須接納它(專業解讀)
再談“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過去焦慮抑郁經曆讓我重新頓悟
↙↙點擊鍊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内心的障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