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建議收藏再看)
阏與之戰,漢軍滅代國主力,大将軍韓信打算進一步西攻趙國。
圖-韓信滅代國後
漢軍重組隊伍,把代軍降卒編入各軍。早前曹參帶走的一萬人多是嫡系,楚國人居多。現在韓信麾下主要以秦、西魏、代、常山(張耳軍)四國降卒為主,楚兵已經很少了,總兵力約三萬八千,雜亂無章。
趙王張耳名義上與漢王劉邦平起平坐,韓信隻能優先他先從代國降卒中補齊一萬兵力,張蒼仍為張耳的監軍。灌嬰的騎兵在阏與之戰損失不算大,此時擴張到六千騎,不過除了統帥灌嬰,其餘将領竟然全都不是楚人。騎都尉靳歙(軍職四品)是魏國人,郎中騎将(軍職五品)丁複是趙國人,這兩人忠誠度尚可。其餘校尉(軍職四品)李必,郎中騎将呂馬童、呂勝、楊武、楊喜、王翳等都是秦人。都尉孔聚、陳賀本跟随曹參,卻沒有南下救援劉邦,可見也非曹參嫡系。韓信拜孔聚、陳賀為将軍,各統兵七千。陳豨、冷耳本來是友軍,也拜為将軍,各統兵四千。
面對韓信統率的漢軍,趙國這邊早有布局。在阏與之戰前,趙王歇以衛将軍程黑率軍兩萬守盧奴,防“6飛狐陉”與“7蒲陰陉”方向,羽林将許瘛率軍兩萬守住井陉要塞,防“5井陉”方向,将軍夜和騎将彊瞻率步騎兩萬四千守武安,防“3滏口陉”方向。
除此之外,趙王歇調集全國兵力約六萬人,屯在都城信都(襄國),無論韓信從哪兒入趙,都可立即率軍增援。
韓信率領三萬八千雜牌軍,要去打總兵力十二萬多的趙國,如果不是滅三秦、西魏、代國的戰争摧枯拉朽,誰願跟着韓信去送命。
太行八陉,有三條陉道通往趙國,韓信會選擇那一條呢?
韓信最先排除的是南線武安附近的“3滏口陉”,這裡距項它控制的河内郡太近,倒不是懼項它,而是怕項羽。既然項羽能把主力丢在齊國,率三萬騎兵南下突襲彭城,為何不會如法炮制,把主力丢在荥陽一線,北上打韓信軍一個措手不及呢?
然而北線的“6飛狐陉”與“7蒲陰陉”距離太遠,韓信其實也沒得選擇,隻能走中線“5井陉”方向,攻擊趙國要塞井陉。
圖井陉古城
韓信引兵來到井陉山口三十裡,立下營寨。此山四面高,中央低,形狀如井,出入隻有一條路線,山上有關,名井陉口,漢兵須越過此山,才能看到井陉關。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韓信沒有立即攻打井陉關,而是等趙王歇率軍六萬抵達,八萬趙軍嚴陣以待,才開始做進攻準備。八萬趙軍有七萬開赴井陉山口,趙王歇禦駕親征,羽林将許瘛護駕,成安君陳馀、廣武君李左車為參謀。算上南北兩線,趙軍總兵力十二萬餘人,号稱二十萬。
此時天下的形勢有所變化,劉邦與項羽在荥陽一線對峙,劉邦處于劣勢。項羽兩線開戰,從項它處調走龍且和部分兵力,并項聲的會稽郡兵力,去攻打英布的九江國。一旦龍且得手,項羽在荥陽一線就會獲得數萬兵力補充,劉邦必将丢失三川郡和南陽郡,那時函谷關外再無漢國地盤。而項羽可以從河東郡,即韓信背後捅一刀,即使不交戰也能把韓信軍困死。這種局面下,韓信必須迅速滅亡趙國。否則陷入持久戰,麾下這些将士有多少忠誠度,韓信當然心知肚明。
趙王歇大帳,趙王習慣性向李左車和陳馀問計。
李左車獻計道:“井陉以西上百裡道路險隘,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漢兵翻越太行山,其糧食辎重,必然用民夫在後押送。本将隻需領兵三萬,從僻徑出奇兵,截住漢軍後路,斷其糧草。大王深溝高壘,嚴密拒守,勿與交戰。韓信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山野荒僻,無可擄掠,饑不得食,必生内亂。不出十日,定将韓信張耳兩人首級獻于大王腳下。”
不等趙王歇表态,陳馀反駁道:“韓信的精銳都被劉邦抽調走了,如今不到四萬人,以降卒為主。漢軍不遠千裡來攻,長途跋涉,兵士疲敝。我軍兩倍于敵,藏鋒養銳,以逸待勞,且南北都有援軍。隻要穩守井陉山口,韓信軍必敗,無需冒險用詭謀奇計。”
陳馀怒氣沖沖說着這番話,一個月前他還是代王,現在隻剩成安君一個頭銜。一個月前在信都,李左車力主讓夏說退兵趙國,把韓信軍帶到趙國再戰。現在夏說率領的代軍灰飛煙滅,李左車卻說隻要率三萬人就能滅韓信,陳馀當然認為李左車故意犧牲代軍以削弱自己。
李左車正色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韓信非凡夫俗子,若循規蹈矩,恐反為其所擒也。”
陳馀怒目而視,雙方劍拔弩張,差點動手。趙王歇出來打圓場,勸李左車先回去休息,轉頭就安撫陳馀,決定采用陳馀之策,穩守不攻。
一個月前,趙王歇最大的敵人不是韓信,而是身邊的代王陳馀,因此想方設法削弱之。現在代國覆滅,陳馀親兵不到兩千,對趙王歇完全沒有威脅了,反而要利用陳馀,節制麾下這些擁兵大将。李左車張口就要三萬人,試想若真的擊敗韓信,到時候還能收回兵權嗎,或許隻能順勢再封李左車為代王。李左車是李牧之孫,在代國軍民中有着無與倫比的号召力,其用兵神鬼莫測,趙王歇自認不能駕馭統率三萬兵的李左車,隻能将其遏制在一定的階段。
張耳軍中有人向趙軍通風報信,反之亦然,雙方幾乎沒有秘密可言,互相把底子摸得一清二楚。韓信确認趙王歇不給李左車兵權,這才放心大膽調兵遣将,大軍開赴井陉西邊的泜水。
這夜醜時(淩晨1時至3時),韓信以騎都尉靳歙、郎中騎将丁複率騎兵二千,每人攜帶漢國赤色旗一面,離開營地,奔赴泜水上遊二十幾裡,悄然渡河,隐藏在附近山林中。
寅時(淩晨3時至5時),陳豨、冷耳率率兵八千,常山郡太守張蒼率張耳之兵八千,連夜渡泜水,潛伏在兩翼。
卯時(5時至7時),韓信率一萬四千步兵、四千騎兵,及張耳兩千親兵,合計兩萬人馬,渡過泜水,背着河岸,在陳豨冷耳軍與張蒼軍之間擺陣,建起帥旗,排列鼓号。
韓信又把主力分為兩部,一萬人結陣,韓信與張耳親率一萬人向趙軍挺進,揚旗示衆,伐鼓助威。
漢軍的行動,都在趙軍嚴密監控之下。趙将聽聞漢軍背水列陣,不禁竊笑,就是漢軍将領亦皆驚疑。隻是韓信平日用兵,神鬼莫測,将士依令照行,不敢違抗。
陳馀聽聞漢軍先鋒隻有一萬人,中軍帥旗飄揚,韓信和張耳也在軍中,哪兒還坐得住,下令打開營門,率不到兩千親兵就去迎戰,趙王歇也派兩萬人跟随。
陳馀結陣進擊,趙兵先勝一場,都知道人數遠勝漢軍,于是人人争先,皆欲奪得漢軍帥旗鼓号。韓信、張耳詐作兵敗,抛去帥旗,擲去戰鼓,一齊返奔泜河。
看着漢軍演戲,陳馀嗤之以鼻,暗忖:韓信用兵不過如此,你左右各有八千伏兵,一共也就四萬人。我軍是七萬,今日天助我也,你們想逃都沒有路,便向趙王歇再請援軍。
趙王歇再派羽林将許瘛,率兩萬人出戰,總領四萬兩千趙軍,緊跟在漢軍後面。
韓信、張耳敗到抵水河岸,孔聚、陳賀各七千人結成兩個大陣,其餘軍隊相機而動,背水拒敵。漢軍左右兩部,從伏擊位置加入戰團。由于趙軍早有防備,并未起到奇襲的作用。
漢軍三萬六千,對趙軍四萬二千,由于提前擺陣布局,幾乎守得紋絲不動。漢軍兩個大營鄰水,相隔也不遠,又有幾支軍隊在兩個大陣之間穿插,趙軍強攻時反而吃虧,雙方勢均力敵而已。
此一番惡戰,直從辰時(7時至9時)殺至午時(11時至13時),雙方傷亡都在可控範圍。但是兩軍都筋疲力盡,陳馀不想給漢軍休息的時間,派人催促趙王歇,再派軍隊來輪番攻擊。
李左車獻策道:“敵我兩軍雖然疲憊,但都有餘力,還遠未到增援之時,況且對方多降卒,持久下去必然生變,大王一定要忍耐。”
趙王歇的心态與一個月前大不同,那時候李左車獻策不要越過太行山迎戰漢軍,趙王歇深以為然,目的之一是消耗陳馀的兵力。如今前線作戰的趙軍,大多是趙王歇的嫡系,當然不能坐視不管。
趙王歇胸有成竹道:“我們靠近過去,替換部分受傷的部下,增強攻擊力,總比坐在這看着我大趙軍隊一個個倒下好吧。”
李左車急道:“大王,對方還有一支兩千人的騎兵沒出現,謹慎些為好。”
趙王歇解釋道:“靳歙那支騎兵目标是我,我留在大營或前往增援,他的目标都是我,我隻要身邊留足兩萬人馬,他還不是自投羅網。”
李左車還要再勸,趙王歇卻不肯再聽,他知道麾下将領之間有争奪兵權的傾向,這個李左車每戰料事如神,算無遺策,正好趁機挫挫其銳氣。
于是趙王歇率剩下兩萬八千人馬,親自迎戰,趙軍傾巢出動。
此時騎都尉靳歙率兩千騎出現了,沒有攻擊趙王歇,卻直奔空虛的趙營而去。原來韓信知道雙方如下棋,排兵布陣盡在眼皮底下,便私授靳歙,令其對帳下将官說,任務是伏擊趙王。一直到攻擊發起那一刻,靳歙麾下騎兵将士才知道,是要去劫趙軍大營。
騎都尉靳歙,隻用兩千騎,就占據趙營,拔去趙旗,豎起漢軍赤旗,堅壁拒守。
趙軍回頭望見營中旗幟,都已變色,一張張的随風飄動,好似紅霞散彩,分外燦爛,正是漢軍赤旗。
李左車見狀,獻策道:“大王,不要去管後面,今日滅了泜水前的漢軍,這兩千漢軍騎兵無非多活半天。”
趙王歇問道:“若今日拿不下河邊的漢軍,我等豈不坐以待斃?”
李左車正要勸,陳馀派人前來催戰。趙歇未置可否,羽林将許瘛策騎而來,對趙王歇道:“大王,漢軍兩個大陣已經有了多處破口,他們降卒多,軍心不穩,隻要大王換上生力軍,足可一舉攻破敵陣。”
趙王歇麾下這些将領,幾年來也都身經數十上百戰,這種時候幾乎都臨危不亂。
趙軍用了一炷香的功夫,重新布局,頂在最前面的是兩萬沒有參戰的将士,他們将攻破漢軍大陣,後隊再跟進掩殺。
此時漢軍也做了調整,幾十個火堆燒了起來,半濕的牛糞、馬糞、牛羊皮堆放一起,一時濃煙滾滾。鼓風機本來是生火助燃用的,此時也派上了用場,煙霧向趙軍一側彌漫過來。
趙軍沒有就此放棄,他們用一支騎兵進入煙霧試探,發現漢軍迅速架起了拒馬、倒刺等障礙物,視線不佳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沖鋒。
漢軍将牛糞馬糞曬幹,本來就是生火造飯的燃料,但是打濕再加牛羊皮這種帶脂肪的,就會産生濃煙。韓信令陳豨掌管,此人與張耳陳馀等都沒有瓜葛,在漢軍中不是什麼重要角色,自然沒人在意。至于拒馬、倒刺這種防禦工具,開戰這麼久,韓信都沒讓用,就是等這一刻。
申時(15時至17時),陣前煙霧散去一半,趙軍營壘中卻有一股烈焰沖天而起。看方向,正是趙軍屯糧所在。靳歙還派人齊喊:“趙軍糧燒掉了,趙軍糧草燒掉了。”
趙軍幾個大将仍非常清楚,認為漢軍騎兵不可能這麼傻,但麾下的普通士兵,可就沒有這麼高的戰術素養了,很多人吓得魂飛魄散。大部分底層士兵作戰是為了混口飯吃,要是沒飯吃,打仗是為了什麼?
趙王歇的情緒七上八下,當初巨鹿之戰,自己在城内指揮不動城外的陳馀等人,主要是因為手上沒有多少兵。若再強攻背水而戰的韓信,即使全殲對手,也要付出慘重代價,然後反身攻擊營壘中兩千漢軍騎兵,就算也獲勝,趙軍注定不剩多少人了。到那個時候,盧奴的衛将軍程黑、武安的将軍夜和騎将彊瞻,他們的兵力都要勝過自己,難道不會效仿武臣、韓廣自立為王?
見陳馀和李左車都立勸繼續攻擊韓信,趙王歇反而果斷下令,陳馀和李左車各率八千人守在陣前,自己和羽林将許瘛率五萬多人馬回攻營壘。如果能奪回營壘,在令盧奴和武安的趙軍來援,趙軍的勝算仍然很大。
然而韓信預判了趙王歇的預判,在陣前濃煙彌漫時,他就令灌嬰統率全部四千騎兵,走山路奔往趙軍營壘,等趙王歇的前鋒攻到營壘前,趙軍在營壘裡面已經有了六千騎兵。
趙軍營壘依山勢而建,是一座東高西低的大型台地,出入口都在西邊。一千多趙軍先鋒進入營壘,毫無阻擋,正以為順利奪回營壘,漢軍騎兵從東邊呼嘯而來,一陣摧枯拉朽,一千多人當場喪命。
漢趙大陣前,李左車對陳馀歎道:“我若是韓信,早就把騎兵都派到我軍大營中去了,大王攻不下的。”
李左車掏出虎符,遞給陳馀,眼神中透出哀傷,說道:“我祖上(李牧)為趙國嘔心瀝血,最後被賜死,我投奔大王,并非為權勢。這裡的兵權交給君上,如果要殺我,我的族人絕不會還手。”
陳馀接過虎符,看着李左車緩緩跨上馬背,不甩馬鞭,任戰馬慢慢從自己身側走過,直到目送他離開。陳馀内心五味雜陳,李左車是一個強大的競争對手,做夢都想除掉,可是機會送到眼前,他卻沒有下手。
李左車帶走兩百多族人和心腹,陳馀軍有一萬六千人,卻無法進攻,隻能死守。
此時對面傳來大喊聲:“常山王在此,投降者可吃飽,快快投降!”
趙軍中确實有不少将士,曾是常山王張耳的部下,聽聞此言,軍心幾乎崩潰。
此時趙軍前後,都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也未必會立即戰敗。但陳馀有點着急,率親兵跑到趙王歇面前,請其放棄趙營,還是要先滅了韓信。
趙王歇這邊改變了進攻策略,扛着拒馬向營壘深處挺近,五萬步騎,拿下六千騎兵,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趙王歇當然不會再去打韓信,令陳馀立即返回守住陣地。
當陳馀反身再戰,一連殺了幾個想逃跑的趙兵,這一萬六千人,投降的投降,逃的逃,能戰的所剩不多。陳馀仰天長歎,終被張耳屬下所殺,刎頸之交,最終還是一個殺了另一個。
酉時(17時至19時),韓信軍突破陳馀軍的防禦,從背後包抄過來。此刻趙軍上下,再無信心打下去。五萬人兵敗如山倒,趙王歇被漢軍生擒,羽林将許瘛率親兵投降。
此戰中趙軍降卒很多,但封侯的隻有羽林将許瘛,他的作用主要是安撫降卒。劉邦稱天子後,封許瘛為宋子侯,食邑540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