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假期,曉飛的每個晚上都是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國詩詞大會》度過的。
興緻盎然跟着“飛花令”的同時,曉飛不禁想起了“大會”系列的開山之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個節目當年也是轟動一時,怎麼不辦了呢?”
在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甯看來,“漢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的文字,聽寫的字越來越生僻,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談不上了,偏離了基礎教育的理念。”王甯認為,漢字教育不隻是教會小孩子會寫字就行,“漢字攜帶的文化信息非常多,但很多人不懂。”
如今,這種狀況有望改變:不久前,由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和現代應用實驗室研發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對公衆開放,輸入漢字,就能知道其形、音、義、用、碼的來龍去脈。“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系統輔助基礎教育,從小學識字教學入手,解決漢字文化被忽視的問題。”王甯說。
一個漢字,背後藏着一串故事立春已過,春節未完,春聯家家戶戶貼,春天眼看就要來——不過,您知道“春”字為何這樣寫,為何這樣讀,從古至今如何用嗎?
一般的搜索引擎大概可以給你一些答案,但要想獲得權威的解答,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實驗室的高級科研主管溫英明在單字檢索界面輸入了“春”字進行檢索,形、音、義、用、碼五個屬性都呈現出來了:“形的部分包括漢字教學中關心的部首、筆畫、筆順、造字方法、結構類型,還有異體字、曆代字形等研究者關心的内容。像‘春’的異體字‘萅’,是從金文中過來的,一般人不用,隻有學者在用。但是,光看‘春’字,三橫一撇一捺,你能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嗎?必須得回到曆代字形中去看‘春’字的演變,上面的部分最開始是三個木一個屯,屯就是草剛發芽往上頂的樣子,後來變成了艸(兩個芽苗)和屯,也就是異體字‘萅’,再後來變成三個芽苗和人,最後才簡化固定成‘春’。春是形聲字,它的讀音也是從屯而來。”
義的部分,既有以《通用規範漢字字典》為準的常用義項,也有古代辭書中“春”的釋義;用的部分,則展示“春”在《十三經》、《二十五史》、《二十二子》等古籍和中小學古詩文等教材的用例。
溫英明介紹,系統還有一個特色功能叫訓釋系聯,也就是用一個字去解釋另一個字。“春,蠢也;蠢,作也;蠢,動也;動,作也;作,為也……這樣訓釋就很有意思,一切都是聯系起來的,春天萬物複蘇,蟲蛇蠕動,人要勞作、運動。”
漢字是工具,更是文化載體“西方文字是拼音文字,你要先知道音,才能知道義。而漢字屬于表意文字,形與義相關,一個字流傳幾千年,你可能不知道它發什麼音,但你大概能知道它是什麼意思,這是中國文字和西方文字最大的不同。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讀懂古書,可以串起所有的中華文化。漢字經過流變、簡化,很多字的字義已經不是一望即知了,這就需要回到古漢語、傳統文化和字形本身中去了解。”溫英明說,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的存在不是為了複古,而是為了貫通古今,讓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漢字中的文化、從而更好地使用漢字。
“漢字是傳統文化的符号和載體,它的形體不是幹巴巴的,而是攜帶着文化信息的。最早的漢字來源于商朝的甲骨文,造的字來源于那時的文化土壤,所以必然會打上當時的文化烙印。”實驗室主任王立軍教授舉例說,“德”字,左邊雙人旁,是“行”的一半,表示道路,右下部是心,右上部其實是“直”字,“直最早的寫法是目上畫一個豎道,表示眼睛正視前方,不左顧右盼。所以‘德’的意思就是走正道、走直路。從字形中我們就看到了造字時古人對道德觀念的樸素理解。”
“學習漢字,需要把這些内容也傳達出來,讓大家認識到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而不僅僅是把漢字當作最難寫的一種符号來學習。”王立軍表示。
借助3D動畫,講述漢字演變王甯從事基礎教育與社會教育多年,她能感受到,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和孩子聰明、有文化,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東西有文化、不知道漢字中就有這麼多的文化:“同樣都是嘴部的動作,為什麼與說話有關的字都是言部,比如說、話、談,而與說話無關的都是口部,比如吹、喊、咳,與動物嘴部動作如嚼、鳴、吠等字的部首一緻?這是因為會說話是人的本質,也隻有漢字能反映出這一點。”
“前些年,重英文輕語文的現象比較嚴重,大家熱衷讓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文,卻很少去關注漢字的學習,但這兩年這種情況已經明顯好轉。”王立軍說。今年1月18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發布,其中增加了“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了解其大緻演變過程” 的考試内容。
“目前在基礎語文教學中,老師們對漢字的了解遠遠不夠,這就導緻識字教育效率不高,孩子們學字的興趣不高。我們試圖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為基礎教育提供一個可參考的平台。”
實驗室收集的海量數據和對字與字關系的深度挖掘,讓漢字這種傳承千年的文字,有機會以現代應用的形式展示給不同需求層次的人群:實驗室曾經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開發了一款App“漢字演變”,用文字和動畫并茂的形式展示500多漢字的字形演變過程,主要面向小學生和外國人;很多漢字字形是從古時候的器物如青銅鼎上拓下來的,以後也可以将器物的3D展示納入系統,讓漢字和文物展示、曆史教育結合起來。
王甯告訴記者,這個系統的訴求絕不隻是教會大家用字,而是讓人們知道漢字和文化的關系:“漢字攜帶的文化信息量非常大,我們要做的是通過現代化的手段來顯示漢字的本質、顯示漢字和文化的關系。”
閱後作業
北京晚報記者拜訪時,實驗室的三位負責人向記者提出了下列問題,讀者朋友們,您能答對嗎?
1 “皇後”的“後”以繁體書寫時,應寫作“後”嗎?
2 “不毛之地”的“毛”,到底指的是草還是苗?
3 明明土是很軟的東西,為何“堅”字從土不從石?
4 為何“草”字所組詞語如“潦草”“草草”都非褒義?
答案
1 不應該。作帝王之妻意思的“後”字,從古至今就寫作“後”,由“司”字左右反寫而來。
2 “毛”指的是苗,不毛之地是不長莊稼的荒地,而非連草都不長的沙漠。
3 “堅”從土,是因為古時有一類土稱作“堅土”,壓實後用于建築,非常硬實。
4 在農業社會,草是影響莊稼生長的幹擾因素,長得也雜亂,所以“草”字所組詞甚少褒義
來源:北京晚報 白歌
流程編輯:付善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