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頸神經根病變怎樣治療

頸神經根病變怎樣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13:50:02

頸神經根病變怎樣治療(如何區分神經叢)1

這是一個從實踐出發的問題。因為臨床上經常碰到不對稱的周圍神經病,此時如果要進一步定位,往往會涉及到這三者的區分,而經常會問到的包括:是否有客觀指标區分神經根、神經叢和神經元病變(特别指電生理)。因此,特别做此整理。

Q1: 有什麼臨床特征提示定位在神經叢、神經根及神經元?

這三者受累時臨床上有很多重疊的表現,除了周圍神經的相應體征,通常還包括近端起病/無長度依賴、不對稱,從而提示不是一般的周圍神經病。

此外,每個定位又有相應的臨床特征性表現

· 神經叢:運動感覺都受累

· 神經根:根痛

· 神經元(前角or感覺神經元):單純運動或感覺受累,感覺神經元病中深感覺障礙為突出特征

此外,腱反射也有定位意義。腱反射消失 =粗的有髓纖維(large-myelinated fibers)病變,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小纖維病變時可以腱反射保留,而深感覺/震動覺障礙時常伴有早期的腱反射消失。也有特殊情況如下:如果深感覺/震動覺障礙但是腱反射保留時,則提示感覺傳導通路的中樞段受累(比如脊髓後索),而局限的腱反射消失則提示神經根疾病。

Q2: 是否能通過電生理區分神經叢、神經根及神經元?

對于考慮周圍神經系統受累的疾病,神經傳導測定(NCS)和針極肌電圖的作用在于(1)明确臨床上受累區域的PNS受累,運動還是感覺為主(2)尋找臨床未受累區域電生理受累的證據(3)排出其他病理生理過程(比如肌肉、遠端的問題)

常見需要鑒别的問題是:神經叢vs神經根,神經根vs.神經元。


頸神經根病變怎樣治療(如何區分神經叢)2

注:

1、神經從 vs. 神經根:常規感覺NCS檢測反應的是背根神經節及其周圍突的功能,而背根神經節的近端包括後根、後角、薄楔束等以及小纖維的功能是不能被檢測到的。因此神經根疾病的特點是SNAP基本正常,而神經叢、背根神經節病變的特征是SNAP波幅降低或消失。另外體感誘發電位SEP也有助于定位。

頸神經根病變怎樣治療(如何區分神經叢)3

2、神經根 vs. 前角:多發性神經根病和早期的運動神經元病即使通過肌電圖也較難鑒别,兩者運動、感覺NCS均正常。想對比較有意義的是F波,但實際應用中并不準确。巨大電位是指重收縮時波幅大于5mV的電位,需注意雖然多見于前角細胞損害,但并非特有現象,還可見于根性損害或周圍神經病的慢性期。因此病史和臨床在這兩者的鑒别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嚴重的多發性神經根病變通常有明顯的感覺症狀,而運動神經元病則不太有感覺異常。

3、在肌電圖檢查中,有幾塊肌肉的檢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脊旁肌、腹直肌及延髓支配的肌肉(如胸鎖乳突肌,舌肌則一般不做)出現失神經電位高度提示前角或神經根異常,且一般頸腰椎退行性病變不會累及。

Q3: 其他檢查的提示作用

神經根受累時可有腦脊液蛋白(免疫性病因)或細胞(感染性病因)的升高;神經根或神經叢受累則可有臂叢/腰骶叢MRI的神經增粗、高信号及強化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經典著作,也推薦大家閱讀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與臨床神經生理學組.肌電圖規範化檢測和臨床應用共識修訂版[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5, 48(11): 950-964.

Mallik A, Weir AI.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essentials and pitfalls in practic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5;76 Suppl 2(Suppl 2):ii23-ii31.

Allan H. Ropper M a S, Joshua P. Klein, Sashank Prasad.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 11nd ed. McGraw-Hill Education,2019: 1664.

Turner MR, Talbot K. Mimics and chameleons in motor neurone disease. Pract Neurol. 2013;13(3):153-16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