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04:20:13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

來源:慎齋 作者:袁淵

這裡所說的白馬寺,并不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第一古刹—洛陽白馬寺,而是名不見經傳位于湘陰臨江河畔的一個小鄉鎮,它同樣也叫着白馬寺。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2

湘陰白馬寺的地方小,名氣也不大,但卻有着悠久的曆史畫卷,一千七多年以前,這個地方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着金雞港,後改名為白馬潭,傳說屈原第二次流放南方的荒僻地區,曾騎着大白馬在此處渡江,經後人立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故得名白馬寺。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3

白馬寺水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的說法,也是洞庭湖區衆多堤垸中不起眼的一個堤垸,數百年以來,洞庭湖區的堤垸都處于民不暇修、官不及督、捍築無人、逐漸崩潰的狀況,幾乎是無年不潰堤、歲歲有災害,每次決口白馬寺村民的财産損失都相當慘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民不聊生,一直到新生的人民政府成立後,這種天災人禍的悲劇才逐漸得到徹底地改變。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4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湘陰白馬寺是父親的老家,它應該是我的祖籍。

記得第一次跟随父親回老家白馬寺,應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了,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記憶猶新地将往事變成了故事,把記憶變成了回憶。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5

白馬寺距湘陰縣城的路程并不算遠,隻有二十來公裡左右的路程,汽車因途中要輪渡兩次湘江,才能達到湘陰縣城,汽車過輪渡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隻要有一點輪渡常識的人都知道,航運輪渡受天氣的影響較大,遇到霧霾、刮風、打雷的天氣,輪渡停運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當時公路運輸非常不便利,到現在我都想不起來當年白馬寺至湘陰到底有沒有客運的班車,當地人通往外面的世界主要是依靠一條奔騰不息地湘江。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6

隻有在堤垸裡生活過的人們才知道湖區風浪有多大,為了扺抗湖區的狂風暴雨和酷暑高溫,男人們有在頭上圍一條長毛巾的習慣,即能擋風又能擦汗,加之又處于交通不便的地理位置,生活在湖區的人們被戲稱為圍子裡的鄉裡人。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7

當時,湘陰縣城至白馬寺的輪船一天隻有來回一趟航班,還是一條隻坐得幾十個人的水泥機帆船,柴油機的噪音能振動得耳朵發顫,隻要隔上一米的距離,人們相互就聽不清楚對方在說什麼,經過了幾個小時的蝸牛式航程,在天快黑的時候,父親和我終于到了老家白馬寺。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8

上岸後我才知道,這個隻有在輪船碼頭邊才看得到幾盞燈光的白馬寺并不是我的老家,老家是在一個名叫姑嫂樹更加偏僻的小村莊,父親嚴肅地告訴我,姑嫂樹那裡不像縣城裡有電燈,一家有一盞煤油燈就很不錯了,離這裡還有好幾公裡的路程,天黑了我們即沒有車又沒有船,你要想去的話,隻能借着月光,靠自己的雙腿走過去。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9

堤垸高于水面可能有十來米的樣子,銀色地月光灑在湖水面上,随着一陣陣微風的吹來,湖面上波光粼粼,泛起了一層一層漣漪,顯得大堤格外地壯觀。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0

大堤路面不寬大約有二至三米左右,全部是由泥土和沙子鋪成凹凸不平的路面,走起來塵土飛揚,我們沒走幾步全身就粘滿了飛塵,大堤一邊是波濤洶湧的湘江,另一邊到處都是飄出青蛙呱呱聲的水稻田,我們一不小心随時會有掉到水裡的危險。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1

父親老家的親戚窮得連一個手電筒都沒有,但他們卻有在夜間行走的經驗,迎着月光走,發亮的是水面,暗的是地面;背對月光走,相對亮的是地面,暗的是水面,我們隻能在看不到盡頭的大堤上深淺不一地行走。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2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時間,孩童的我走着走着居然睡着了,即使被父親牽着手也摔了一個大跟頭,剛穿的一條新褲子摔破了一個口子,我害怕被母親的責罵哭了起來,蹲在地上不肯走。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3

幸虧,來接我們親戚推了一輛裝有貨物的雞公車,讓我坐在裝有化肥的籮筐裡,聽着獨輪車特有咯吱、咯吱的節奏聲,還有父親有力的腳步聲,不一會的時間,我就進入了夢鄉,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早晨,老家第一餐紅薯飯就這樣與我擦肩而過。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4

幾十年的光陰過去了,雖然我回老家的機會并不是很多,但我無論在哪裡,總是忘不了雞公車吱呀、吱呀清晰的聲音,忘不了父輩們蹒蹒跚跚地推着雞公車走過了風,走過了雨的歲月,更忘不了自己的老家白馬寺。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5

再次踏上原來的路,似有曾經相見不相識的感覺,父輩們以前受過的苦難早己過去,湖區交通不暢的曆史也已經結束,白馬寺至湘陰縣城不遠的道路上己架了湘江、臨資口兩座大橋,修建一條寬敞的柏油馬路,實現了父輩們天塹變通途的多年祈望,自己開車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達到老家白馬寺,父輩們推着雞公車外出讨生活的日子,隻能是人們一個遙遠地回憶了。

白龍寺的民間故事(老家白馬寺的故事)16

白馬寺徹底改變了過去為漁民灣船曬網、停舶修船的舊貌,人們遙望白馬寺,修砌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于村内巷道,改變過去農村人雨天一鞋泥土的局面,不時有身穿黃色環衛服的工人隐現在村道,他們在一天不間斷的整理着街道,清潔綠化着家園,讓白馬寺的水更清、地更綠、天更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