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7:04:47

古人喜歡以“馬”為題來作詩,借詠馬、歎馬來表現自己才華出衆、志向遠大,以及懷才不遇的複雜感情。

建安時期,曹植作《白馬篇》,描寫了一位武功非常高強、赤膽忠心的邊将。他為了報效國家,“視死忽如歸”,完全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1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李賀分别以“馬”為題,創作詩歌但是他們筆下的英雄,卻不再是無欲無求地報效國家了,反而帶着十分明顯的“攻利”色彩。

李賀在自己詩中的訴求十分地明确,那就是要“若個書生萬戶侯”。而李白在詩中的訴求也略顯矛盾,看上去他隻想要“傲視王侯”。

另外,李白還借《白馬篇》的主角批判了孔子的弟子原憲。因為他學成後一直僻居陋室,“端坐而弦歌”。他認為原憲不思進取,簡直丢人,這一點引發了後世的争議。

一、李白《白馬篇》欣賞

《白馬篇》——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隐蓬蒿。

詩歌意譯:

雪花駿馬高八尺,金鞍閃閃,上面端坐着一位英雄。他的腰間懸着一柄秋霜切玉劍,錦袍上的明珠,在落日餘晖的映照下發光。

他的工作是陪伴天子鬥雞,進進出出,都乘坐着華麗的高蓬車。他武藝高強,既可以挽弓射殺南山猛虎,又能夠徒手擒拿太行的猿猱。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2

席上偶然與人起了紛争,三杯酒下肚,便要拔刀相向。他是殺人如剪草的江湖客,平時隻和劇孟這樣的人往來。

可是,豪俠豈是池中之物?有一朝,他決定發憤圖強建功立業。于是他騎馬過了函谷關。到臨洮從軍,大展神威。叱咤風雲,身經百戰之後,殺得匈奴望風而逃。

得勝歸來後卻又借酒裝瘋,見了宰相也不下跪,做人就應該這樣。我不屑與原憲這樣的人為伍,因為他隻打算一輩子隐居在長滿野草的地方,居住在一間漏雨的破房子裡,彈琴唱歌。

這一首詩,是李白在三十一歲時所作。他在詩中借遊俠發憤,騎着白馬上戰場的事例,來表達了自己“出仕”的志向。他本人也與詩中的五陵豪傑一樣,騎着白馬,還給馬配上了金鞍。

青年時代的李白,是非常富有的。他在剛出四川時,身上還帶了二十萬的黃金。一直過着“醉生夢死”,揮金如土的生活。後來他得到唐玄宗征召,本來以為可以實踐自己的政治抱負。

沒想到,唐玄宗卻把他當成了一個“弄臣”。平時讓他給楊貴妃寫一些小曲也就算了。唐玄宗喜歡“鬥雞”,所以拉着他和裴旻一起去看鬥雞了,這是李白當時完全料想不到的。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3

在這裡,他隻是借書寫豪俠的武功,來說明自己的本領也很高強。豪俠有挽弓射虎,徒手搏猿的真本事。不僅武功高強,而且膽氣非凡。

與人在酒宴上起了競争之心,隻要灌三杯酒,他就敢拔刀相向!豪俠殺人如草芥,那是因為他的朋友,全都是戰國劇孟那樣的人。

不甘于平凡的豪俠,想要成就一翻大事業。于是他就騎着白馬過了函谷關,到臨洮前線去報名從軍了。他也想像曹植筆下的那個英雄一樣,為國家建功立業。

英雄百戰成功,歸來以後,正是封官受賞的好時機。可是他又借酒發瘋,見了蕭何、曹參這樣的大人物也不肯下跪,他真正想做的是——以布衣的身份,傲視王侯。

從這首詩中所表達的意思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李白有着極其強烈的入世之心。他在謀官不順的時候就會想到,假如從文不行,自己也可以建立武功。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4

“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正是古代讀書人想要幹的事。像原憲那種人,讀完了書,回頭跑去隐居的,難道不是在浪費自己生命和時間嗎?所以,李白是不屑與這種人為伍的。

二、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欣賞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詩歌意譯:

萬裡平沙在月光之下,鋪了一層皚皚的白雪,燕山頂上露出了一輪彎月。何時給我一副黃金打造的馬辔頭,讓我能在這清爽的秋天放馬馳騁。

李賀這首五言詩,是他詠馬二十三首中的一首。這組詩雖然是詠馬,但是實際上卻是借物抒發内心情感,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楚和憤慨之情,以及想要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

這一首詩寫得比較婉曲,開頭兩句借着寫大漠月下的景色起興,兼用比喻,把黃沙比喻成了白雪,又把燕山明月,比成了吳鈎。表現的是年輕的李賀,對征戰沙場的向往。

有人考證,李賀的這一組詩寫于他二十四歲時。年輕的李賀雖然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他想要建功立業、出将入相的願望,卻是非常強烈的。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5

這一點,從他的組詩《南園十三首》可以看出,他在《南園十三首·其五》中寫道:“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在《馬詩二十三首·其五》中,李賀除了将平沙比喻成白雪、将明月比喻成吳鈎以外,他還在這裡,将自己直接比喻成了那一匹在月下奔跑着的駿馬,因此他問“何當金絡腦”。

“金絡腦”是黃金打造成的馬辔頭,戰馬配上好的金辔頭,喻意人才得到了賞識。有了征戰沙場,建立功勳的資格。他就可以自由地在這個草黃馬肥的季節,任意馳騁了。

李賀這首詩雖然全文都沒有提到在“沙場”上與敵人作戰的過程,但是他詩中的每一句詩都和戰場離不開。修辭婉曲,寓意卻十分明晰。

李白的《白馬篇》表達是直白的,可最後卻有一點小小的争議。因為李白詩的最後一句,在很多詩評人眼中看來,就和他的《俠客行》中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一樣,讓人費解。

因此,明朝人朱谏在《李詩辯疑》中說:“第以不識原憲而嗤為‘荒淫’為可怪耳!”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避世隐居,是為了不與世俗的人同流合污,所以後人曆來稱頌他高潔的品行。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6

不知為什麼,李白偏偏要說他“荒淫”。難道是因為他不知道原憲的事迹嗎?但是這種說法明顯不符合邏輯,因為李白這樣的人都是飽讀詩書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真是奇怪了。

結語

同樣是借馬來抒發個人的志向,李白與李賀的詩中,都表達出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

李白詩中的主角,任俠使氣,揮金如土。他不滿足于僅成為天子身邊的一個“鬥雞徒”,他一心想要去發揮自己的特長,去沙場建功立業。

不過,他做這一切,并非是為了當官或者得到大量的财富,隻是因為他喜歡這樣做罷了。所以,李白是非常任性的一個人。

他覺得在一個政治清明的盛世之中,大丈夫就應該有所作為。而不是像原憲一樣,空負了一身的才華,結果跑去隐居。

李賀詩中的主角則是一匹渴望上戰場的駿馬,它竭力歌頌平沙月夜的美景。一心盼遇到一個賞識它的人,讓它可以在清秋的沙漠上盡情狂奔。

因為李賀非常年輕,思想也很單純,他就是想像自己在《南園十三首·其五》中寫的那樣,上淩煙閣,然後封個萬戶侯。

李賀寫的雁門太守行為什麼有名(李白寫的馬想當俠客)7

李白和李賀詩中相似的地方,都是詩人本身積極用世的思想。而區别在于,詩中體現出來的彼此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

李賀的目标非常現實,而李白的目标卻有一點浪漫因為比起做萬戶侯,李白顯然是更想當春秋戰國時代的那種“俠客”。

李白筆下“俠客”要的是“俠客”,而不是功名利祿。他這一首詩寫得豪氣縱橫,不過最後一句對于原憲的指責,卻有一點讓人感到費解。

雖然這兩首詩的思想境界,明顯都要遜于曹植的《白馬篇》,但是卻可以從中窺見唐代詩人們的真性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