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成孤家寡人了什麼意思?古裝劇經常能看到古代皇帝自稱“孤家”、“寡人”,最近聽《道德經》終于知道為什麼這樣叫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又成孤家寡人了什麼意思?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古裝劇經常能看到古代皇帝自稱“孤家”、“寡人”,最近聽《道德經》終于知道為什麼這樣叫了。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第四十二章“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也就說古代侯王(也就是君王,皇上)經常自己稱呼自己孤寡不谷,那為什麼自稱孤寡不谷呢?可能很多人沒去考究過,來源就在老子的《道德經》當中。
“孤”指沒有了父母,孤兒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寡”指的是婦女失去了丈夫,常稱寡婦即是這個意思;“寡”最早的意思也指的是分東西分的少,“不患寡而患不均”裡邊的“寡”指的就是少的意思。“孤寡”合在一起通常指的是家裡邊人口湊不齊,有人不在了,留下自己一個人,說明這個家庭是不幸福的。君王自稱孤寡也就是說自己不幸福的意思。
“不谷”什麼意思呢?谷的字面意思是糧食,不谷就是說吃不了糧食了,馬上要死了。還有一種解釋說“谷”是個通假字,“谷”通“毂”,“毂”指的是車輪的中心,相當于自行車輪中心車軸的地方;在《道德經》第十一章講到“三十輻共一毂”,就是說三十根輻條連接在一個車毂上,相當于三十根自行車車條;因此“毂”形象引申為力量彙聚之地。山谷也指低窪之處、四周水流彙集之地。所以“谷”也引申解釋為衆望所歸、擁戴、推崇等,“不谷”也就是不被衆人擁戴。
從意思解釋可以明顯看到“孤寡不谷”都不是什麼很好的稱謂,那為什麼古代君王要自稱“孤寡不谷”呢?
這是有前奏的,在講這句話之前《道德經》的章節内容中,老子反複提到作為天下的領導者要放下個人利益為百姓做事、為大衆謀福利,但又不要整天想着這個目标;老子認為所謂高低貴賤都是人為的區分,真正我們所崇尚的高、貴,其實都是結果,都是外在表現。真正裡面内核是低和賤。
在這裡指的是君王之所以能被推舉做君王,是要為百姓做事的,但人都有弱點,一旦做了君王往往有時候會忘了根本,就感覺自己高高在上、天下第一、唯我獨尊,忘記了到底是為什麼做事。所以這裡古代君王自稱“孤寡不谷”,就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消除自我,不要覺得自己太高大,把自己放低,所以用人生中最倒黴的事來做自己的稱謂。
曆朝曆代君王都雖延用了這種自我稱謂,但真正懂了《道德經》這句話真正意義的在少數,所以後世多流于形式,皇帝也是參差不齊啊。
放到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當然我們不用去自稱“孤寡不谷”,但我們可以去領悟老子的核心表達意圖,我們做出了什麼成績或者為大家做了什麼好事或者大家推舉我們去做什麼,别把自己擡太高、别太把自己當回事,把自己放低一些,隻是去做有利于大家的事,不念其他,足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