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糖尿病也就是中醫範疇的“消渴症”。其實在古早的時候就有了,公元前2世紀左右成書的《黃帝内經》一書中就明确指出:“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素問.奇病論》),這一認識極其精辟。
我們現在來說,糖尿病的成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不節制、不規律造成的,其發病初期、中期多是氣陰兩虛,病因在脾;中後期心、肝、肺、腎四髒也将受其連累。
那我們中醫所說的脾是主運化的,把吃進去東西的精微,通過肺的氣化而敷布全身,而當脾虛時,運化受其影響,精微流失,從而導緻糖尿病。
造成脾虛的原因,主要有四點,飲食、勞倦、缺乏運動、肝氣郁滞,飲食位居第一。
脾胃相輔相成,飲食不注意就會造成脾胃過量負擔,日久必傷及脾胃之氣和脾胃之陰。氣虛導緻功能衰退,納化失常,陰虛生内熱,津液消爍。
所以有“三多一少”的情況,還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症,比如說過度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
需要強調的一點,“胰”在中醫裡是包含在“脾”功能中的,所以我們在調理脾的時候,也包含胰的調理,而我們中醫所說的“脾”說的是一個主運化的功能單位,并非西醫學的解剖學單位。因為之前有不少朋友問過這個問題,所以在此贅述一下。
最近收到不少患者朋友的反饋,确診糖尿病不是因為“三多一少”的表現,而是體檢的時候偶然發現的,或者是先是發現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腦血栓、高血壓、高血脂、白内障等糖尿病并發症,然後才得知早已患有糖尿病。
今天我想分享一個小驗方,“四桑湯”,桑葉、桑白皮、桑寄生,很簡單的一個小配伍,對無明顯症狀的血糖高患者,有很不錯的效果。
搭配苦瓜汁效果更好,但是對于陰虛、氣虛的患者朋友來說,還需進一步辨證,酌情配伍。另外一點,苦瓜苦涼,對于陰虛燥熱的朋友們效果較好,氣虛的朋友不建議服用,以免造成腹瀉,可以換成豬胰子煨湯或研粉吞服。
另外,還是建議大家堅持運動,每天步行散步即可,逐漸增加散步距離,從慢走然後進步到快走,隻要堅持住,對我們的症狀有不錯的良性影響。
好了,今天先說這麼多吧,還有沒回答上的問題的朋友,下回給你接着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