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捐玉汝于成的含義出自哪裡?假期裡,老友帶着即将升入初三的兒子來訪,請我為孩子寫一副字要求:必須對孩子有鼓勵作用,而且詞句不能太俗特别強調,要有文化味兒,像“功夫不負苦心人”“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志者事竟成”這類的話就不要寫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唐捐玉汝于成的含義出自哪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假期裡,老友帶着即将升入初三的兒子來訪,請我為孩子寫一副字。要求:必須對孩子有鼓勵作用,而且詞句不能太俗。特别強調,要有文化味兒,像“功夫不負苦心人”“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志者事竟成”這類的話就不要寫了。
研好墨、鋪好紙,我略一思忖,提筆寫下“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望着這八個墨迹未幹的字。父子倆一臉的茫然,我解釋道:“功不唐捐為佛家語,出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可以解釋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必然是會有所回報。玉汝于成則出自《詩經·大雅·民勞》意思是人要像打磨璞玉一樣經受磨練,才能成功。多指逆境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老友聽了頻頻點頭。
父子倆滿意而歸,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想當年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家長也是寄予了無限期望,給予了不少鼓勵。我初中就讀的母校是一所普普通通的農村校。1985年9月1日,我成了那裡的一名學生。我清晰地記得那是初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後的一天,班主任畢淑玲老師抱着一摞嶄新的日記本,滿面春風走上講台。畢老師是當年剛分到我們學校的大專生,比我們大不了幾歲,個子不高,圓圓的臉龐,齊耳的短發非常幹練。畢老師,環顧了一下大家,興奮地宣布:“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的語文成績最好,在全年級五個班中,平均分位居第一名”。聽到這一消息,全班四十五名學生不禁熱烈鼓起掌來。随後,畢老師又說:“還有一個好消息,這次考試全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曆史五門功課總分的狀元也出自我們班,他就是張大鎖同學,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表示祝賀!”接着,畢老師舉起那摞日記本說道:“下面,我要為咱班前六名的同學頒獎,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也希望這六位同學再接再厲,争取更加優異的成績”。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從畢老師手裡接過日記本,回到座位上,迫不及待打開自己的“獎品”欣賞。隻見日記本的封皮内側用鋼筆工工整整寫着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話一下子就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一直鼓舞着我、伴随着我初三畢業升入理想的學校。
在我的成長道路上,聽過的類似的鼓勵話還有不少,當我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媽常說的話就是“人這輩子總會遇到溝溝坎坎的,咬咬牙,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而當我學習上有所松勁兒的時候,父親,這個和土坷垃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民就會說:“莊稼靠人管、人勤地不懶”。這些話不華麗、不高深、樸樸實實甚至有些土裡土氣,然而它們同樣在我人生路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我懶惰、失意、低迷的時候會給我力量,激勵着我振作精神繼續前行。其實,這些話同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異曲同工,都是中國文化中的精髓,無所謂孰高孰低、孰優孰劣。它們同樣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健康成長。它們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财富,定會世代相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