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短視頻掀起了新浪潮。而在抖音上被驗證成功的經驗能否直接照搬到TikTok上使用呢?本篇文章據此展開了一系列詳細的分析,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現在的TikTok,是2003年的淘寶、2011年的微商、2016年的抖音。”
業内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成為推動很多人入局TikTok的重要因素。
國内玩家見證了短視頻與直播掀起新的浪潮,叠代了傳統媒介形式,也締造了大量行業“神話”。
而當國内市場逐漸進入存量時代,他們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還未被“開墾”完全的TikTok,這裡有全球10億月活,和還未散盡的流量紅利。
抖音與TikTok同出一系,在抖音上被驗證成功的經驗能否直接照搬到TikTok上使用?
這是許多玩家或在觀望、或是已經下場試水的一種模式。
我們與多位TikTok玩家聊了聊,想知道一比一的玩法複制究竟是一種“降維打擊”,還是會“水土不服”?
一、從搬運到原創,摸着抖音的石頭過TikTok的河入局TikTok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搬運視頻。
TikTok上能時常刷到類似廣告
2020年,TikTok推出了創作基金,根據播放量和粉絲價值給創作者算播放激勵。
據一位搬運玩家的分享,如果賬号的美國粉絲比較多,那單價就會更高些,100萬播放有10-30元美金,一條播放1250萬的視頻收益達到153美金(約人民币1000元左右)。
而這個搬運過程,對他們來說幾乎是零門檻的,即使不會英語也沒關系,唯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時間成本。
搬運也有小技巧,一個在TikTok上分享搬運經驗的賬号透露,最好搬運不露臉的、少有中文描述的、語音也不宜多的内容,或者就直接搬運爆款視頻。
然而,這種純搬運模式很快受到了各種限制。
從多位玩家的體驗來看,一是平台會去判定賬号是否是處于該區域的真實賬号,這直接關系到創作基金能否開通;二是TikTok會對視頻文案和内容進行檢測查重。
TikTok也在知識産權政策中明确指出“不允許任何侵犯版權的内容”,一旦被發現違規,輕則限流、删除視頻,重則賬号封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玩家透露,對視頻進行二剪二創之後就很難被系統識别判定,“最好能剪掉一些代表性鏡頭,再加入一些其他内容的畫面,還可以做些調速、鏡像的動作”,但這種擦邊球的做法也面臨着高風險。
到如今,搬運已經進化到出現專用軟件、進行自動化搬運。
據億邦動力報道,技術的叠代已經能實現一人一天做1000條視頻、一次性管理成千上百個賬号、24小時全自動上傳視頻。當然,這種技術背後也需要付出相應的金錢成本。
對于部分玩家來說,擦邊灰産,可能不利于後續長期的帶貨變現,但純人工操作又玩不過這些機器化的裝備,于是摸索着做原創内容成為下一個方向。
從我們此前盤點的TikTok熱度前100賬号分布來看,顔值、明星、搞笑是TikTok最為熱門的三大領域,其次是劇情、時尚、唱跳、美食等内容類型,與抖音的熱門賽道分布十分接近。
這意味着一個原創的賬号的内容運營思路和抖音也是異曲同工的,比如如何起号、養号、打造人設,如何創作适合賬号的腳本,以及算法從哪些數據維度評估推薦視頻進入下一個流量池等等。
網傳TikTok流量池分布
黎叔在越南做TikTok MCN機構,簽下第一批網紅後便開始往搞笑、劇情等方向做内容創作,最開始是從國内的爆款内容改編,再經過本土化的調整後拍攝發布。
第一條百萬爆款視頻主題是合租女生之間的搞笑短劇,當時還引起越南人的模仿翻拍。
逐漸掌握節奏後,黎叔帶着團隊做了更多本地化的内容創新,比如做劇情連續的微短劇,以及配合越南人愛看真實内容的特點做針對性創作。
黎叔也提到TikTok目前并沒有在内容上像抖音一樣、有來自官方明确的品類扶持和指引,“各國風土人情和法律法規都不一樣,每個國家都獨立運作,現在也沒有像國内這麼系統化”。
“本土化”是像黎叔這些在TikTok上原創内容的團隊都特别提到的一個要點。要想真正能吸引到海外當地的觀衆,首先得摸清楚當地人的喜好、習慣與禁忌,很多在國内觀衆愛看的梗,到海外不一定能引起共鳴。
“有時候視頻内容差不多,但是文案換成當地人喜歡的那種俚語,或者帶點梗,可能一下子就能跑起來”,這是一位在TikTok摸索3年的從業者的經驗。
不過,還未形成成熟内容生态的TikTok,即使有抖音的樣本在前,也隻能提供個方向,怎麼做起來還是要靠各顯神通。
二、沒有TikTok版超級主播,直播帶貨的“套路”通用嗎?做内容是玩家們積累粉絲的第一步,而終極目标還是變現。
與抖音相似,TikTok通過短視頻獲得了巨大的流量之後,也逐步走向了帶貨的閉環。
但是,讓中國網友瘋狂下單的“OMG,買它!”,能撩動外國友人的心弦嗎?
一位從事跨境電商十餘年的機構創始人X先生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一方面,國内外用戶線上購物消費習慣不同,TikTok直播帶貨的用戶心智還未培養完全。
X先生透露,他們早期是用獨立站的形式做跨境電商,在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上去投放信息流廣告引流到自己的網站賣貨,在TikTok閉電商環打通之前, 這種“老方法”也讓大量商家撈到了“金”。
因為外國用戶有在獨立網站買東西的習慣,比如買耐克就去耐克官網,國内卻不是這樣。
前有2016年的淘寶,後有2019年的抖音快手,巨頭花了幾年的時間和資源教育市場,用戶逐漸養成了在直播間賣東西習慣,也漸漸認為等主播開鍊接是一件正常是事情。
“國外連在一個娛樂軟件裡買東西心智都沒有養成,更别提那些憋單的套路能行得通了,這個市場教育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X先生說。
另一方面,直播帶貨需要主播“打頭陣”,TikTok還沒有國民級的超級帶貨主播橫空出世。
在貨架電商時期,用戶更多地是信任平台,到了直播電商時期,用戶的信任逐漸轉移到主播身上。TikTok能否“捧”出自家王牌主播,成為直播電商能否成功的關鍵。
據觀察,在當前的TikTok生态裡,雖然不乏粉絲量高、單場成績單漂亮的達人,但還沒有出現能與國内直播帶貨“四大天王”比肩、有國民知名度的帶貨主播。
在成都的TikTok主播Joanna說,她接觸到的外國人對做主播的熱情并不高,因為在中國做個英語老師之類的相對更輕松、更賺錢。
國内主播起早貪黑、甚至輪流值班做“日不落”直播間,但是這樣“内卷”的方式在外國人這裡是行不通的。多名從業者透露,外國主播基本每場隻播兩個小時,都是“平播”。
即便認為TikTok不能在短期内複制抖音的輝煌,X先生依然拿出了10%的資源布局TikTok。
測試下來,X先生發現,TikTok的算法推薦不如抖音精準,而這恰恰也是興趣電商能否攔截貨架電商流量的關鍵。
“流量是真的大,但轉化也是真的差。因為TikTok還是一個很年輕的軟件,各方面數據還不足以喂養算法,比如TikTok知道一個男性标簽的用戶喜歡美女,卻不夠更具體,但Facebook可以精準推薦到用戶喜歡的金發碧眼美女。”
先入局吃肉,後入局喝湯。正是因為TikTok電商閉環還未發育完全,才讓很多玩家看到了機會。
米井傳媒的創始人吳先生認為,如果TikTok已經很成熟,中小企業就沒什麼機會了。作為抖音電商的服務商之一,他們摸着國内電商打下的石頭,來過TikTok這條河,成為TikTok官方服務商之一。
“我之前沒做過跨境電商,直接從抖音電商做起,用兩年時間見證了内容電商的崛起。TikTok就像7年前的亞馬遜,5年前的淘寶,2年前的抖音。國内直播電商的物流、金融、交付和玩法,在全球都是領先的,我們希望把這一套方法複制到海外去。對于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需要根據語言文化、政策法規和稅法的不同進行相應調整。”
雖然憋單等“套路”暫時無法複制,但人性和算法是相通的,比如開石頭、對鏡賣飾品和直播打包等玩法,已經在TikTok興起。
“因地制宜”地複制國内話術和玩法,某種程度上對國外直播帶貨市場是“降維打擊”。
TikTok服務商Colin告訴我們,TikTok和抖音都是基于算法為用戶推薦内容,因此用國内這套成熟的運營邏輯去給直播間打标簽是事半功倍的。
比如賣珠寶飾品,用“姐妹們”取代“大家好”,從而提高女粉占比,重複價格比專櫃便宜的關鍵信息點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賬号更快地鎖定目标用戶,提高起号效率。
想要複制話術,結合各個地區的語言“信達雅”地翻譯過去是個極大的挑戰。
在黎叔看來,大部分國外直播間還沒有形成所謂的“話術”,國内的中文話術如果直接翻譯過去很奇怪,比如他曾想用“××嚴選”來命名一個賬号,但拿着各個翻譯版本給越南本地人看,對方都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
盡管一比一“複制”困難重重,黎叔仍然認為按照抖音直播學習是最有效的方法。
他近期把一個越南TikTok美妝帶貨賬号按照國内直播間的模樣進行了調整,比如增加大屏幕減少主播低頭次數、增強主播和用戶的互動、不幹巴巴講解産品而是多體驗試用,僅僅做完這些基礎性操作,該賬号單月GMV便翻了兩倍達到4萬美金。
我們對話了十餘位TikTok從業者,從大部分人的反饋來看,賬号運營和直播的思路模式是共通的,但因地制宜地進行本土化調整,才能真正打入當地市場。
也就是說,抖音的運營經驗可以參考,這是入局TikTok最快速高效的途徑之一,卻不建議直接照搬。而對于沒有抖音運營經驗的玩家,從0開始也并不會必然落後于其他人。
TikTok仍是一個在快速發展中的平台。
據晚點報道,TikTok電商在2022年上半年的GMV已超10億美元,不僅與其在2021年全年的體量相當,也完成了2022全年交易額目标的一半。
TikTok電商團隊還在今年定下了2023年達到230億美元、5年内實現4700億美元(将近3萬億元人民币)的目标。從這些數字裡,足以看出TikTok的野心。
風口來的時候,不會和任何人打招呼,TikTok先行者們,已經開始在野蠻生長中“等風來”。
作者:松露 Bamboo;編輯:松露
來源公衆号:新榜(ID:newrankcn),專注互聯網内容領域的觀察報道,關心與内容産業相關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合作媒體@新榜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