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鼎高 53.8厘米,口徑 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造型端莊穩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清道光年間出土于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為皇皇钜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内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隽,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溫馨提示:《黔藝空間》所刊文圖如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态圈,我們崇尚分享。歡迎各位朋友微信關注黔藝空間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