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5:42
人如花飛,雲如短歌誰曾愛我時而風光,時而坎坷誰憐惜一個我鏡花水月,沒法斷絕我心媲美是明月情如孤舟,愁如深秋塵如初春雪

每每聽到這首歌,我都仿佛能憶起電視劇《洛神》裡,劉姬坐在簾幕深處,凄清而動人的歌聲幽幽響起時的場景。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1

喜歡這個角色愛惜羽毛的悲情宿命感;

喜歡曹植七步成詩時甄宓那含着淚的嫣然一笑,動人心魄;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2

喜歡馬浚偉所扮演的曹植,前期的慷慨任氣、灑脫風流,後期的抑郁悲怆、苦悶彷徨。

在那個戰亂頻繁、百姓颠沛的時代,王朝的興替也便與人的起伏跌宕緊密相連,身處其中的文人們常能覺出人生的短促、禍福的無常和個人深深的無可奈何感。

建安文學其悲劇性的基調也便由此奠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悲劇性的曹植,也便成為那個廣闊時代的一個縮影。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3

電視劇《洛神》曹植

建安風骨

“建安”是漢獻帝的年号,從公元196年到公元220年。建安文學指曹氏三祖曹操、曹丕、曹叡時代的文學創作,是中國文學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頁。

曹操之古直悲涼,曹丕之便娟婉約,曹植文采氣骨兼備,三曹的創作,上接先秦文學、漢樂府遺風,下啟文人五言詩,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徒詩的轉變。更有王粲、劉祯等“七子”競逞才藻,一時間佳作疊出、群星璀璨。

而其中曹植的文學成就更被公認,居建安文學群體之冠,尤以《七步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洛神賦》等名篇對後世影響深遠。

《詩品》的作者鐘嵘贊 :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南朝詩人謝靈運更毫不吝惜地贊歎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4

曹操

人們常說天妒英才,大抵便是如曹植這般吧!那卓爾千古的才華在為他赢得無數贊譽的同時,也将他無情地裹挾進了權利鬥争的中心。

他一生的文學創作也便随着他人生的境遇,在26歲那年形成一個分水嶺。

26歲之前,他是“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的翩翩貴公子,是登銅雀台為賦、援筆立就的大才子,是懷揣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理想的愛國志士。

26歲之後,他是悲痛欲絕地寫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王權之争的失敗者,是借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洛神抒發懷才不遇、苦悶難當心境的落魄者,是甯願卑躬屈膝,但求明帝給予政治上重用的可悲者。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5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随着父親曹操東征海賊,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次年九月,又随父北征柳城(今遼甯朝陽)。

便在這一時期,曹植寫下了反映征戰生涯的《白馬篇》:

白馬飾金羁,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在詩中,曹植塑造出了一個武藝精熟的少年遊俠的形象,為了挽救國家危難、建功立業,甯願為國獻身,視死如歸。

其中所寄托的恰是曹植自己的雄心壯志,如他在《與楊德祖書》中所寫,他一生所追求的是“勠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

那時的他少年任氣,詩歌中多是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洋溢着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一片信心。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6

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銅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衆人都還在苦苦思慮之際,曹植卻已潑墨揮毫、行文似水,第一個交卷。

從明後而嬉遊兮,聊登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阙乎太清。 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此賦氣勢恢宏、文采斐然,将曹操蕩平宇内、成就帝業的雄心壯志淋漓盡緻地表現了出來。曹操讀後,甚為驚異,更大為贊賞。從此對曹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輔助着自己成就不世偉業。

可曹植哪裡知道,短短七年,不僅天下局勢大變,便是自己也将告别昂揚奮發的少年時期,陷入到深深的苦悶與悲愁中去。

一首詩的距離有多遠?答案是:七步足矣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間,借着酒意私自乘坐王室車馬,擅自打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隻有帝王舉行典禮時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曹操的法令早已被他忘到九霄雲外。

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曹植也因此事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便在那年十月,他的大哥曹丕被立為世子。那一年,曹植26歲。

王權之家的鬥争從來殘酷,哪怕兩人生命的最終互相依偎,如今的曹植卻隻是曹丕的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并在同年,代漢自立,是為魏文帝。稱帝之後,曹丕對曹植更是嚴加防範。隻是礙于母後卞氏的壓力,将曹植數次徙封。

心情郁郁的曹植,此時期詩歌創作也多是表達理想與現實矛盾所激發的悲憤。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7

他或是對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滿懷憤懑,如《贈白馬王彪》,詩歌融叙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将詩人後期深受迫害的悲苦心境盡皆抒發,成為文學史上的長篇抒情詩名篇。

或是用思婦、棄婦托寓身世,表白心迹,最著名的便是那首《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借問歎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栖。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元末明初的劉履在《選詩補叙》(卷二)中說:“子建與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異勢,不相親與,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慮也。”

子建指曹植,文帝指曹丕,詩人正是以一個怨婦的口吻,委婉地表現自己遭受打擊的凄涼境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憤慨之中更多悲傷,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

而這種難以排遣的怨憤與凄涼,也便如一團凝滞厚重的雲霧般,籠罩着曹植後期的詩歌創作。

《七步詩》的傳說也便在此時應運而生,其中真假如今已經難以确定了,但并不妨礙這首詩以其比興的手法、淺顯的言語和内裡深摯的悲憤,而為我們廣布千年。

《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曹丕做了皇帝後,以曹植沒能及時趕到吊唁先父曹操,指責他是大不孝,并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詩,如果作不成就要殺頭。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8

電視劇《洛神》曹丕

曹植懷着滿腔骨肉相殘的凄怆與悲憤,一字一字凄涼地念道: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卻在鍋裡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卻要相互煎熬逼迫到這般呢?

一首詩的距離有多遠?答案是:七步足矣!可是,兩顆心的距離又能有多遠呢?明明相對而視,其間卻隔着萬水千山。

洛神賦

黃初三年四月,即公元222年,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便是在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此賦虛構了詩人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詩人從洛陽回歸封地,神思恍惚之際看到洛水女神伫立山崖,她的容貌清麗絕倫、風姿優美,識禮儀且善言辭。詩人與洛神互相愛慕,然而人神之戀缥缈迷離,洛神最終含恨離去,詩人也悲傷怅惘不已。

全賦辭采華美、情思缱绻,内中其實别有寄托。詩人将洛神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不顧一切地追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可惜人神殊途,詩人唯有“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9

人神之戀的凄然告終,也象征着詩人理想的破滅。如朱乾所說:“然則《洛神》一賦,乃其悲君臣之道否,哀骨肉之分離,托為神人永絕之詞,潛處太陰,寄心君王,貞女之死靡他,忠臣有死無貳之志。”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志不已的曹植仍冀求着施展抱負,為此,他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希望得到政治上的重用。

可惜,無論他懷揣着怎樣的拳拳之心,無論他怎樣地放棄尊嚴、卑躬屈膝,寫些逢迎媚俗的文章,曹叡對他始終冷淡,嚴加防範和限制。

自公元217年曹丕被立為世子到公元232年曹丕離世,整整15年間,曹植欲“遊綠林而逍遙,臨白水以悲嘯”,卻始終“懷憤激以切痛,若回刃之在心”。

他想着幹脆到山林間自在逍遙吧!可現實卻是,那種憂心忡忡的激憤,就如一把尖刀,反反複複在他心間切割。他愁苦自己人生的碌碌無為,卻又無可奈何。

唯有在佛經間,他才能稍稍忘懷人事的愁苦。相傳曹植東遊阿境内的遊魚山時,聞空中天樂梵呗之聲,美妙絕倫,于是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頌》和《菩薩子頌》,成為中國本土梵呗音樂之始,揭開了中國佛教音樂史上重要的篇章。

公元232年,曹植改封陳王。同年11月,郁郁而終,時年41歲。

曹植的洛神賦為誰而作(三河少年曹植那一曲動人心魄的洛神賦)10

千年歲月倏忽而過,那位風流自賞的三河少年,卻随着那些曆久彌新的錦繡辭章,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今日樂相樂 别後莫相忘。 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當那些滿浸着滄桑的詩句,穿越曆史的風侵雨蝕,被我們緩緩念出,時光在這一刻,定格成永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