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康德哲學經驗論

康德哲學經驗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02:12:28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哥白尼在寫《天體運行論》前,從古代典籍中摘錄了這麼一段話:“天空、太陽、月亮、星星以及天上所有的東西都站着不動,除了地球以外,宇宙間沒有什麼東西在動。地球以巨大的速度繞軸旋轉,這就引起一種感覺,仿佛地球靜止不動,而天空卻在轉動。”——在“地心說”統治的年代,人們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繞着地球上的觀測者在旋轉,因此“地心說”也叫“天動說”;後來,哥白尼把角度颠倒過來,假定天空是不動的,而地球及地球上的觀測者在不停的旋轉,從這種思路出發,他得出了地球在不停自轉、同時環繞本身不動的太陽進行公轉——太陽是宇宙中心,這便是“日心說”,從而引發了天文學上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哲學經驗論(康德與哲學史上的)1

在哲學中,康德在哲學認識論方面,也模仿哥白尼,要引發一場颠覆性的哲學革命——這場革命的目的是為形而上學的發展開辟道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序言》中論述了這場革命。

他首先說理性中有兩門理論知識,分别是數學和物理學,這兩門理論的任務是“先天地規定自己的客體。”接着,康德分别論述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曆程。他認為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不是輕而易舉的就踏上了康莊大道,它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長期停留在摸索的狀态中。它們都經曆過這樣一種階段——理性在這個時候隻是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向自己的客體老師請教,老師愛講什麼它們就聽什麼,它們的内容全然由客體進行規定。認識的内容全然由認識的對象決定,在這裡沒有任何的能動性。

康德認為在數學和物理學在經曆過這樣一個漫長的小學生摸索階段之後,才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轉變——“這一轉變要歸功于某一個人在一次試探中靈機一動,造成了一場革命,從此以後,人們就不再偏離必須遵循的正道,這門科學的那條萬古不移的、無往弗屆的可靠道路就打通了、劃定了。”這種轉變就是理性從無能動性的依賴于客體、消極的被客體所規定,轉變為理性自己按照自己的原則,能動的要求客體符合自己,由自己來規定客體。

通俗來說,這種轉變是這樣的:在數學領域,最初關于等腰三角形的知識是通過各種現實的兩腰相等的三角物體展現在人的理性面前,人們通過各種觀察記錄,接受下這些觀念;到了後來發生了轉變,人可以不用觀察現實的三角物體,隻需要用“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三線合一、兩個腰相等”等理性觀念内的判定定理,就可以判斷理性的對象、客體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從前作為客體的三角形規定我們的理性,要求我們承認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樣子,現在倒了過來,我們依據我們的判斷定理,通過證明,要求客體符合我們的規定——符合我們的定理的就是等腰三角形,不符合的就不是。——從前是客體規定理性,現在是理性規定客體。

在物理學領域中同樣如此,康德說:“當伽利略讓一個他自己選定重量的球從斜面上往下滾的時候,或者當托裡拆利讓空氣托住一個他預先想好的一根已知水柱相等的重量的時候,或者當更晚的施塔爾從金屬和石灰中除去和放回某物,使金屬變成石灰、石灰變成金屬的時候,這幾位自然科學家心裡都閃出一道光芒。”這道光明就是從客體規定理性到理性規定客體的轉變。康德繼續說:“他們悟到理性隻是洞察到它自己按照方案造成的東西,悟到理性必須挾着那些按照不變規定下判斷的原則走在前面,強迫自然回答它所提的問題,決不能隻是讓自然牽着自己的鼻子走。”——這樣,數學和物理學就不再是過去那個老師說什麼它們就接受什麼的小學生了,它們變成了法官,以法官的身份強迫證人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

理性是萬物的尺度

康德在這裡實際上恢複了一個傳統的哲學命題,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說:“能思維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康德則說理性是萬物的尺度!

黑格爾早就發現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實質,他在《哲學史講演錄 第一卷》裡說:“人是萬物的尺度,——因而人是一般的主體;因而,存在物不是單獨地存在着,而是對我的知識來說存在着;意識按其實質乃是産生對象中的内容的,主觀的思維在這裡進行着最重要的活動。這一思想一直傳到了最新的哲學中。康德說,我們認識的隻是現象,就是說,對于那種我們以為是客觀的、實在的東西,隻應該從它對意識的關系來考察,沒有這種關系它就不存在。”黑格爾老早就發現這個命題的主觀唯心主義實質,康德是從唯心的方面來發展能動性的。

康德哲學經驗論(康德與哲學史上的)2

康德作為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他跟其他啟蒙思想家一樣,都有一個關鍵的特點——強調理性的重要性。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說:“在法國為行将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麼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那時,如黑格爾所說的,是世界用頭立地的時代。”“人的頭腦以及通過頭腦的思維發現的原理,要求成為人類的一切活動和社會結合的基礎。”——馬克思說得非常正确,他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

康德的先驗主義

從客體規定理性到理性規定客體的轉變。就是從消極接受到能動性的轉變,把能動性釋放了出來。數學的判斷定理和物理的方案都是理性中的能動性,由于它們的出現,理性才擺脫單純的由客體決定而轉向規定客體,作用于客體。

康德的這個能動性理論與辯證唯物主義十分的接近,而且意義重大。但不同的是,康德是從唯心的方面來發展能動性的。康德不認為數學的判斷定理和物理的方案皆來自後天的構思、論證,相反他把這些東西說成是天賦的、先天的,本來就存在于人的觀念中。他說:“那第一個給等腰三角形作出證明的人心裡閃出了一道光芒,因為他發現不能死死盯着自己在圖形裡看到的東西,也不能死死扣着這一圖形的單純概念,仿佛從其中認出它的特性,而隻能用自己根據概念先天地設想進去并且表達出來(通過作圖)的那種東西造出那些特性來;要想先天地确切認識到點什麼,就必須把一種東西歸給事物,這種東西不是别的,就是從自己按照概念放進了事物的那種東西必然推出來的結論。”——在康德看來,證明等腰三角形的判斷定理先天的就存在人的理性中,人用這種先天的理性來判斷三角形是否等腰;伽利略先天的就形成一個選定重量的球從斜面滾落的方案,以此方案來證明慣性定律等等,這是十分荒謬的唯心主義思想。

康德哲學經驗論(康德與哲學史上的)3

在康德的思想中,有很濃重的先驗主義色彩,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就對這種先驗主義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說先驗主義“把‘意識’、‘思維’當作某種現成的東西,當作一開始就和存在、自然界相對立的東西。”先驗主義者不承認“意識”、“思維”(判斷定律和方案都屬于它們)歸根到底是“自然界的産物的人腦的産物”,他們“以一切天體上的有意識的和能思維的生物的名義來思維”——宣稱數學的定理和物理的方案是先天的,不依賴人腦而且早于人腦就存在着的,像康德說的那樣——是“概念先天地”設想出來的。恩格斯對數學的先驗性進行揭露,說:“純數學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也就是說,以非常現實的材料為對象的。這種材料以極度抽象的形式出現,這隻能在表面上掩蓋它起源于外部世界。”數學是對現實材料的抽象,數學隻重視這些材料的形式而把它們那些無關重要的内容放在一邊,形成沒有長寬高的點,沒有厚度和寬度的線,各種未知數a和b與X和y,常數和變數等數學觀念——這也就造成一種假象,好像數學的内容是完全與現實世界無關的,給先驗主義者造成幻覺。恩格斯打破這種幻覺,說:“數學上各種數量的表面上的相互導出,也并不證明它們的先驗的來源,而隻是證明它們的合理的聯系。矩形繞自己的一邊旋轉而得到圓柱形,在産生這樣的觀念以前,一定先研究了一些現實的矩形和圓柱形,即使它們在形狀上還很不完全。”

先驗主義者康德糊塗的地方在于從思維而不是從外部世界得出的形式的原則,他不知道判斷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研究的結論;判斷原則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曆史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曆史去适應判斷原則,而是判斷原則隻有符合自然界和人類曆史才是正确的。純數學以及其他科學都不依賴于任何個人的特殊經驗,但依賴于人們的普遍經驗。唯心主義總是忽略後半句,而以前半句為根據,做出先驗主義的推論。

先驗主義者康德錯誤的認為“純數學産生于純思維”,是先天概念的産物;但真正的情況是“純數學是某種完全經驗的東西,是來自外部世界、然後又脫離外部世界的東西。”物理學的方案同樣如此。

康德是從唯心的方面來發展能動性,辯證唯物主義者從唯物的方面來發展能動性,這一點一定要區分清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