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合成技術對後期還是有一些要求。哪怕我反複強調這個後期其實非常簡單,隻需要幾十秒鐘的後期,但依然有一大批攝影愛好者,特别是剛入門的愛好者,提起後期就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幾年在全國各地講座的時候,我和很多人談過這個事情。我發現以前我高估的很多人的後期能力。以前我覺得這事情太簡單了。但讨論後發現,發現有太多的初學者對任何後期都害怕,也從來不用PS,他們不知道如何下手。
所以我這兩年開始轉變了我的觀點,理解他們了。對有一定後期基礎的攝影師,我還是強調應該用曝光合成或強吃寬容度來解決問題。但對不會或不願用後期的攝影師, 他們用漸變灰濾鏡可以直接看到拍攝效果。 不過我還是建議初學者先從用漸變濾鏡上手後,慢慢過渡到靠曝光合成去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漸變鏡的注意事項:
(1)使用長方形漸變灰濾鏡,這樣你可以上下移動濾鏡,讓過渡區落在畫面裡你想要的位置
(2)避免地面比天空更亮
這是一個極其常見的問題。在很多作品裡我們能見到深黑的天空和明亮的地面,如同紅外膠片的成像結果。不覺得奇怪嗎?
這張廣告片是對這個錯誤的最好配圖。 這樣的天空和地面亮度倒置,看起來非常荒唐。這也是一個極其常見的錯誤。下圖裡谷歌搜索出的旁邊的一些别人拍攝的小圖有同樣問題。
初學者都知道,當我們拍攝日落日出的時候,天空的亮度一般遠超地面。這時候需要采用曝光合成,強拉暗部,或漸變灰濾鏡等技術手段,來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否則我們的傳感器或膠片很難同時記錄下天空和地面的細節與色彩。可是我們的目的隻是降低天空和地面之間的亮度差别,不是讓亮度倒置。除非是黑夜裡,否則自然場景的主要光線來自太陽。如果日出的時候我們把鏡頭對準東方,或日落時把鏡頭對準西方,這個時候的唯一的光源是太陽。天空必然要比地面亮很多。這個時候自然界永遠不會出現天空比地面暗的情況。
漸變灰濾鏡(GND)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把反差降低到傳感器能應付的程度。
常用的漸變灰濾鏡按照明暗區域過渡方式來分有硬漸變,軟漸變,還有反向漸變。按檔位(透明區域和最不透明區域通光量之比)有2檔/3檔/4檔之分。
其實4檔和4檔以上用途不大。 2檔/3檔用途最大。
1檔GND 有沒有用?反轉片時代,曝光差一檔的結果差别巨大,因此那個時候1檔是有用的。
數碼時代,除非你拒絕任何後期,否則差一檔曝光在後期裡随便調,對畫質幾乎沒有任何可見影響。
軟漸變鏡(Soft GND)的意思是漸變過渡區域較大而且柔和。使用軟漸變鏡的時候,照片中不會出現明顯的分界線。它尤其适合拍攝日落日出時候有山巒起伏等類似場景。
下面場景很适合使用軟漸變鏡
硬漸變鏡(Hard GND)的意思是漸變區域很窄,過渡快,分界線明顯。,它尤其适合在拍攝場景中有明顯且平直的地平線時(比如海邊)。
下面場景很适合硬漸變鏡
反向漸變鏡的漸變區域也很窄,但它的明暗和普通漸變恰好相反,過渡開始的時候黑,然後慢慢變淺。它時候于日落日出時候鏡頭正對太陽方向的場景。這個時候地平線下的地面很暗(逆光),地平線上靠近地面的天空非常亮,然後越往上的天空越暗(但還是比地面亮很多)。
下面場景很适合反向漸變鏡
我們還可以組合使用,比如拍下面場景的時候,我用一片3檔軟漸變壓暗天空,然後把一片2檔軟漸變反過來安裝,壓暗畫面下端水面反光。這樣畫面中間山體的曝光恰好合适。
在風光攝影裡,不适合使用漸變灰濾鏡的場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