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了,養老保險還能夠補繳嗎?實際上,早在2016年人社部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不得采取一次性繳費的方式,将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範圍。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很多人覺得,養老保險為什麼不能補繳?既充實了養老保險基金,又解決了人們的養老問題。可是錢真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到達退休年齡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不僅會造成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不穩定,而且會給養老保險基金帶來極大的負擔。
由于養老金水平在不斷提高,很多人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的費用,和未來領取的養老金、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等待遇比起來,待遇可能是繳納養老保險錢數的5~10倍以上。
雖說養老保險以上的情況是不允許補繳的,但是2022年還有四類情況是可以補繳的。
第1種,單位欠繳養老保險。按照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從建立勞動關系制約起就應當參加社會保險。如果因用人單位原因導緻應繳未繳的,勞動者可以維權,通過行政執法部門的介入,督促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
像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一些特困行業可以申請緩繳4~6月份的養老保險單位負擔部分(職工個人負擔部分應當按時繳納),可以在今年年底以前申請補繳完成,而且無需繳納滞納金。這屬于國家的特殊政策,也是合法合規的。
雖然說2016年的人社部文件明确,靈活就業人員不可以通過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但是,特殊情況下國家也可以通過修訂要求的方式允許靈活就業人員補繳。
比如說2020年以及今年,國家都出台了政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緩繳當年的養老保險。像今年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停保以後,可以在12月底以前随時申請将今年停繳的養老保險費補繳。其實在明年也可以申請補繳2022年全年的養老保險,不過申請補繳的繳費基數上下限,要按照明年的繳費基數上下限來确定了。
第3種,社保法實施前建立個人賬戶特定人群的一次性補繳。在實施《社會保險法》以前,國家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繼續繳費。繼續繳費60個月以後,養老保險繳費還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實施《社會保險法》以後,要求是逐月繼續繳費。為了保證制度的有效銜接,《關于實施社會保險法的若幹規定》中明确在實施《社會保險法》以前已經參保繳費的人員可以沿用老政策,繳費60個月還不足15年的一次性補繳。
第4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一次性補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本身的設置就是職工養老保險的一種補充。為了讓老年人能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大多數地方都允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到達60歲時,如果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齊,然後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制度本就是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萬一領取不完可以繼承的模式。為了激勵大家按時繳費,而不是到齡一次性補齊,國家在按時繳費時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一般是繳費檔次的5%到10%左右。
這種情況下,到60歲一次性補齊就會缺少國家補貼和積累的利息了。不過也有特殊,廣東省是要求65歲時一次性補齊。
歡迎關注暖心财經說,與你分享更多的社保金融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