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年、歲、載和祀都可以表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或春夏秋冬一個周期,或十二個月。這四個字寫法不同,來曆不同,又是怎麼“殊途同歸”的呢?
年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個人肩扛着成熟的禾,本義是收獲莊稼的意思。由于原始農業是一年一熟,一年四季就收獲一次,因此,年字的引申義就成為春夏秋冬一個周期了。年字還有一個異體字秊。
年字甲骨文字形(《漢典》)
年字——農民扛成熟的莊稼回家(網絡圖片)
歲字的繁體字寫作歲,甲骨文字形是一個腳踏式舂米機的樣子,有的加兩個腳(止),本義是舂米。莊稼一年一熟,當然一年隻有一次舂米。因此,歲字的引申義就成為春夏秋冬一個周期了。歲字是歲字草書楷化而來。
歲字甲骨文(《漢典》)
歲字——腳踏式舂米機(網絡圖片)
載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個車廂裡放置了東西的樣子,本義把收獲的莊稼從地裡拉回來。也是因為莊稼一年一熟,一年也就用車拉一次成熟的莊稼。因此,載字的引申義就成為春夏秋冬一個周期了。
載字甲骨文字形(《書法字典》)
載字——車拉麥子(網絡圖片)
祀字,由示和巳構成,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個祭台(示)和一條蛇(巳)。或許最初人們祭奠天地和祖先就是捉一條蛇擺到祭台上的。商代幾乎是無日不祀,祭帝神、祭祖先,各種祭。所有的先公和先王,以及所有的女性祖先都要祭祀。這些先公、先王和女性祖先的祭祀順序有祀譜,按照祀譜周而複始地輪換祭祀。四時祭祀輪替一遍,就叫作一祀,就是一年過去了。
祀字甲骨文字形(《漢典》)
殷商人在祭祀(網絡圖片)
古人早已發現,年、歲、載、祀是同義詞。《說文解字》認為,“年,穀孰也。從禾千聲。”《說文解字注》引用《爾雅》的解釋說,“夏曰歲(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如果說法屬實,那麼夏朝就發明了腳踏式舂米機,唐虞時期就發明了車子。讓我們後人不得不佩服華夏先民的智慧和創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