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夜”為媒,書寫一段嶄新的周莊故事?于是有了“夜色周莊”。
夜色周莊是在周莊本地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夜遊品牌,其源起是江南人的夜文化,其基調是周莊原生态水韻,其肌理是水鄉古典鎮集社區,其體驗是被現代文旅思想賦能的周莊夜生活。以光影科技、藝術設計點亮周莊的湖灣、水巷、小橋、老街、古宅、名刹,用南北市河及沿河街道将文創燈光串聯成珠,形成八大特色内容産品:夜漁、夜戲、夜畫、夜囍、夜宴、夜禅、夜月、夜泊。
夜·漁,以水幕光影呈現漁家生活景象。蚬江灣水美魚肥,自古就是周莊人的漁獵場。在蚬江灣畔設置每晚兩場光影秀,以“蚬江漁唱”為主題,漁獵、漁獲、漁歌、漁火等場景做到水霧缭繞,如夢如幻,把周莊曆史悠久的漁文化紮根其中。
夜·戲,周莊人愛聽戲,沈萬三和他的親家顧阿瑛都是著名的昆曲票友,把傳統的周莊曲藝社交中心——周莊古戲台,升級為清風明月•周莊梨園,遊客可以在此品着阿婆茶香,欣賞“百戲之祖”昆曲,唱詞典雅華麗的《浣紗記》和曲調幽雅婉轉的《牡丹亭》片段備,是這裡最叫座的節目。此外,運營成熟的《四季周莊》也加入到夜戲的序列裡,每年4月-11月與觀衆們相約在實景構築的江南人家•水上舞台。
夜·畫,周莊是陳逸飛、楊明義等當代藝術大師們流連忘返、裝之入畫的地方,遊客們于夜色中,與大師的雙橋經典畫面一起入畫,進入一副以雙橋為中心、古宅水色相伴、流光溢彩燈隐烘托的長卷裡。
夜·囍,周莊的水鄉婚俗,也是遊客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點。用燈光“爆改張廳”,讓這座白天看上去充滿了書卷氣的古建築,在夜晚充滿了歡樂喜氣,成為水鄉花嫁體驗空間,迎新娘、跨火盆、掀蓋頭、抱新娘等十二個成體系的婚俗環節,遊客們不但可以看到,更可以親身參與體驗到。
夜·宴,沈廳酒家有最正宗的周莊味,萬三蹄、三味圓、蚬江水鮮……帶來的是“周莊八大碗”萬三家宴;全功樓時尚餐廳是古鎮裡的港式時尚,用港式時尚茶餐廳文化、迎合時尚、年輕的飲食節拍、填補周莊新餐飲文化空缺;紙箱王創意餐廳是紙上的台式美味,它用特種紙張盛放的各種美味擺放在紙桌上,一個由“紙”構成的創意用餐環境,诠釋與周莊有深厚淵源的台灣味道。
夜·禅,在全福講寺東邊,一灣水,一座牌樓,一座古寺,佛光、晚鐘,用悠遠的禅意慰藉遊客的疲憊身心。
夜·月,南湖灣是中秋最佳賞月聖地之一,南湖秋月燈光秀成為一道靓麗典雅、充滿人文氣息與生活氣息的風景線。還有“莼鲈之思”的佳話流傳至今,而南湖正是主人公張翰的故鄉。這是一處呼喚着“團圓”和“回歸精神故鄉”的文化地标。
夜·泊,夜色深沉的時候,靜谧的西灣,停泊着周莊水鄉遊船、漁船。小船在此相擁,在此駐留,漁民百姓的生活小景在水巷裡剪影式地呈現,漁船上星星點點的燈火,呈現出一種朦胧美,給予遊人一首水鄉版的《楓橋夜泊》之吟,給這幅水鄉夜色繪景增添悅目賞心的風姿。
“槳聲燈影,船遊周莊”,欣賞夜色,乘着手搖船穿行在光影裡的水巷,遊客可以在微波颠簸之上飽覽水鄉夢幻的夜景。
遊客認可周莊的美與内涵,願意在周莊停留乃至過夜。古鎮景區内,民宿總床位數已經逼近5000張,全年入住率近70%,旺季時一床難求。夜色周莊的品牌确立,會與周莊民宿闆塊聯動:
湖灣風光度假型莼鲈之思酒店,是國内知名建築設計師的作品,秉承周莊南湖的莼鲈典故,沿着棧橋走向南湖深處,在沙灘上戲耍幾分異域味道。白天曬太陽、賞月吹晚風,這裡都是最理想的地方。
水巷庭院式精品客棧拿鐵玩石,是台灣創業者在周莊的創意實踐,特色居住空間用石、鐵、布、紙這些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小材料去裝點,水鄉民居的古典外表下,包裹的是藝術的精神、有趣的靈魂。
隐于尋常百姓家的特色鄉居香村·祁莊,位于古鎮之外的三株浜自然村,是江蘇省特色田園建設的示範點,可以在江南水鄉原生态村落,體驗不同年代主題及裝修風格的鄉間别墅,參與特色農耕、果園采摘、鄉品手工農事活動,聞稻香,花香,果香,酒香,菜香,尋找“自在,本真、樂趣”的鄉村度假體驗。
“夜色周莊”一方面,象征着周莊旅遊品牌的譜系傳承,從“中國第一水鄉”到“有一種生活叫周莊”,再到“夜色周莊”,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細化、越來越落地、與作為旅客的“人”的距離,越來越靠近;另一方面,“夜色周莊”也是撬動周莊全域旅遊布局的重要抓手,我們把旅遊的時間延長到夜晚,把旅遊的空間向景區外拓展到鄉間村落、向景區内深挖到民居、小巷等社區毛細血管,打開周莊38.96平方公裡全域旅遊空間,讓南部水鄉特色生活小鎮、中部濕地度假片區、北部鄉村旅遊片區的格局更鮮明。同時也助推了一批文旅融合“旅遊 ”産品的發展。
在周莊精心打造“夜色周莊”的今天,“夜經濟”成為了一個國民熱詞。也許,“夜色周莊”正是周莊夜經濟的起步,是絢爛的“夜文化”的“夜未來”吧!(記者 張偉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