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葷”這個字,為什麼卻是“草”字頭。
如果按照我們對于漢字的理解,文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要符合字面的實際意思。比如江河湖海,這裡邊都有水,這四個字的偏旁就都是三點水。那麼為什麼“葷”字卻恰好相反,明明指的是肉類,卻用一個植物象征當偏旁呢?
其實在古代,“葷”字的意思并不是指肉類,而是指有刺激性氣味或者臭味的蔬菜。《說文解字》中有釋義:葷,臭菜也。
為什麼“葷”字的含義會從蔬菜變成肉類,這與一個佛教故事有關。
起初佛教中的和尚是不禁止吃肉的,但有禁止食用“五葷”的說法。“五葷”,指:大蒜、大蔥、洋蔥、韭菜、興渠(也是一種植物)。
首先,這幾種蔬菜具有刺激性氣味,在嚴肅的布道過程中,嘴裡的氣味會熏到别人,不僅不禮貌,還會讓人走神。
最主要的是,這幾種蔬菜具有強烈的刺激性,經常食用的話容易心性焦躁,熟食還會造成荷爾蒙分泌過盛,産生那種欲望[奸笑],心裡不清淨,不利于修行。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皇帝,梁武帝蕭衍;就是電視劇《琅琊榜》裡那個皇帝的原型。
梁武帝的母親張尚柔,範陽郡方城縣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固安縣人,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嚴格遵守佛教中不食“五葷”的戒令。她不僅不食“五葷”,日常生活中也不吃肉,是一位純粹的素食主義者。
這位梁武帝非得讓大夥都跟他媽看齊,天下修佛之人一律禁止吃“葷腥”。
這個“葷”還指的是蔬菜“五葷”,“腥”字是指肉類。時間久了,人們總以“葷腥”來概述這一類食品,慢慢“葷”字,也就變成了肉類食物的代名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