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17 05:57:16

古人常說“詩言志”,但詩也是心靈的窗口,它更能傳達人的情緒。簡單來說,也就是詩中藏有作者的喜怒哀樂。如杜甫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是喜;嶽飛的“怒發沖冠,憑闌處、潇潇雨歇”是怒;蘇轼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哀。總之,人的情緒與詩的創作相輔相成。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病中感懷》,它的情緒基調便可以說是“悲”。據記載,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南唐後主李煜的兒子李仲宣、妻子周娥皇皇後相繼不幸去世。失子、失妻之悲痛,不僅讓李煜身體日益憔悴多病,還憂思纏綿,感喟頗多,于是後來便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病中感懷》。

除此之外,政治處境中所面臨的威逼與壓迫,更是讓李煜對國事充滿了擔憂。因此這首詩可以說是集體病、心病、家事、國事等為一體,籠罩了一層悲涼的雲霧。而李煜詩中所表現的複雜情緒,也一直伴随着他成為階下囚,直到留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束了此生。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2

《病中感懷》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首聯“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即近年來一日比一日憔悴,環境也一日比一日蕭條,令人黯然神傷。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蕭條”既是寫景,刻畫環境的蕭條冷清;也是寫人、寫事,是指李煜身邊親人多有亡故,從而使他覺得孤獨凄涼;同時還暗中表明了當時的國事不容樂觀。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3

所以别看這兩句詩寥寥十字,它可以說是道盡了李煜的一生悲涼,畢竟李煜自從當了南唐後主後,就沒有一天是真正開心的。而從寫法來看,李煜則是在開篇就為全詩奠定了悲涼的基調,且立意深沉。至于其給人的感受,倘若聯系詩人的生平來看,可謂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4

颔聯“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便是對首聯中“憔悴”、“自傷”的具體描寫。即因為悲傷而生病,在風的摧殘下病骨難支,在雨的折磨中愁腸百轉。緊接着頸聯“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平日裡的寶鼎已無他用,隻有用來煎藥而已,早晨醒來也發現髭(zī)須斑白了。同樣這兩句也是對首聯中“憔悴”、“自傷”的具體描寫。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5

顯然,李煜長時間處于悲涼的環境,所滋生的無盡感傷,加快了他生病、憔悴的速度。而李煜面對這無盡的感傷,自然也有想過消除。但正如尾聯“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所說,即感傷實在無法消除,便隻好求助于佛,希望能夠得到指點,從而得以超脫,但是卻不得其門而入。由此可見,李煜心中流露出的是無限惆怅與憂思。

李煜臨死前的一首詞(李煜病中寫下一詩)6

縱觀李煜的這首詩,主要記述了他愁病交加、無法排遣的悲涼境況以及對國事的擔憂,且表達了他希望能在痛苦煎熬中得到解脫的願望。“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的悲涼也就同春花秋月一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卻從未消減一分。總的來說,李煜病中寫下一詩,道盡一生悲涼,僅開篇兩句,便催人淚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