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羊肉是湖北宜都縣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80多年的曆史。選長陽山羊肉的夾腿部位為主料,以當地手工方法所釀窩子醬油等調料煮制而成。成菜色鮮味醇,肉質緊密,醬香濃郁,風味别緻,是秋冬季節的時令佳肴。傳統吃法跟蔥白段、香醋、甜面醬、辣椒油四味碟,供食者佐食。
主料:羊肉(肥瘦)2500克
調料:八角15克,鹽10克,丁香3克,醬油200克,[小茴香籽]10克,白砂糖50克,桂皮10克,黃酒50克,陳皮3克,小蔥25克,姜50克,香油25克,花椒10克
美食做法1. 羊肉(山羊肉)切成長20 厘米、寬13 厘米、厚5 厘米的長方塊,連同2 根筒子骨一起漂洗幹淨;
2. 将八角、丁香、桂皮、花椒、茴香籽、陳皮裝進小白布袋中,捆好袋口,做成香料袋;
3. 蔥姜洗淨,生姜拍松,香蔥挽結;
4. 炒鍋置中火上,加清水2000毫升燒熱,将羊筒子骨放在鍋底,香料袋放在筒子骨中間,羊肉放在上面,順碼成梳子背形,再放入蔥、姜和精鹽、醬油(窩子醬油)、黃酒、白糖,一起煮開後,改用微火加蓋焖煮40 分鐘取出;
5. 取1 米見方的幹淨白布一塊,鋪在案闆上,将煮好的羊肉塊,平整地擺放在白布中間包好;
6. 再用同樣見方、重約25 公斤的厚木闆一塊,壓在包好的羊肉上面,壓制10 小時後取出;
7. 将壓制好的羊肉塊改切成5 厘米長、3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長方片,碼入平盤中,疊擺成元寶形,刷上香油即成。
色鮮味醇,肉質緊密,醬香濃郁,風味别緻。肉質嫩酥,不腥不膻,味香鮮美,清爽适口。
制作要訣1. 湖北長陽山羊,品質優良,肉細嫩,膻氣少,味鮮美。制作此菜,要選夾腿部位,瘦肉多而肉質細;
2. 羊肉不要煮過爛,注意保持肉塊形狀完整。
此菜是秋冬季節的時令佳肴。
食譜營養羊肉(後腿):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
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
豬肉皮: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有效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并且還有滋陰補虛,養血益氣之功效。
白蘿蔔:白蘿蔔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含有豐富的維A、維C、澱粉酶、氧化酶、錳等元素。另外,所含的糖化酶素,可以分解其他食物中的緻癌物亞硝胺,從而起到抗癌作用。對于胸悶氣喘,食欲減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療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