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過,萬物複蘇,細菌、病毒開始蠢蠢欲動了。大人稍有大意,孩子就會受涼或被感染了,感冒就接踵而來。孩子變成小鼻涕蟲,呼吸不暢媽媽變得十分着急。其實,流鼻涕也并非壞事,至少,它能提示一些潛在的疾病。觀察流鼻涕症狀——分辨鼻病
當寶寶流鼻涕時,媽媽們可以根據鼻涕的顔色、濃度等變化初步診斷寶寶得了什麼疾病,從病根入手才能夠更快更好地消除流鼻涕現象。家長切忌亂用濫用藥物治療。如果寶寶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反複,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以免贻誤最佳治療時機。
清水樣鼻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如清水樣,多見于感冒初期。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腫脹,腺體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開始為清水樣,3~5天後漸為膿涕,以後逐漸痊愈。
黏膿性鼻涕
多見于感冒後期,随着感冒痊愈,黏膿性鼻涕内的膿性成分逐漸減少。另外,黏膿性鼻涕也是副鼻窦炎的主要症狀,特别是得了感冒,病程超過10天,仍流黏膿性鼻涕,要考慮是否患了副鼻窦炎。
黃膿鼻涕
常見于較重的副鼻窦炎,膿液臭味明顯。這時候寶爸寶媽就應該及時帶寶寶取醫院拍鼻窦X線片或者做CT,排除鼻窦囊腫的可能性。
血性鼻涕
鼻涕中帶有血絲或小血塊,呈粉紅色。鼻外傷、炎症、異物堵塞以及維生素C和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都可有血性鼻涕。
常流清涕并伴有鼻塞、鼻癢、打噴嚏等症狀
尤其清晨起床後明顯,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
一側鼻腔有臭味,流膿涕,或涕中帶血絲
提示鼻腔内存在異物,多發生于3歲左右的兒童,因好奇而把紙張、豆類、花生米等塞入鼻腔,待水分被吸收後發生腐敗而産生臭味。
擤鼻涕存在大隐患
當媽媽看到孩子流鼻涕時,第一反應就是要孩子快把鼻涕擤出來,殊不知,這個小動作比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一點也不必感冒來得小。這看似出于天性的關愛,卻可能對寶寶的耳朵形成傷害,導緻炎症的發生。
由于人體的鼻腔和口腔都是與雙耳相通的。人的咽部與中耳鼓室之間有一個管道,叫“咽鼓管”,當大人把孩子的兩個鼻孔同時捏住用力擤出鼻涕,發出響亮的聲音,會使孩子咽部壓力增高,細菌因而容易由咽鼓管進入中耳鼓室,從而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嚴重的甚至會導緻聽力下降。
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要選擇柔軟,無刺激的手帕或紙巾。
家長拿着準備好的手帕或紙巾至于孩子的鼻翼上,先用一指壓住一側鼻翼,使該側的鼻腔阻塞,讓孩子閉上嘴,用力将鼻涕擤出。然後用拇指,食指從鼻孔下方的兩側往中間對齊,将鼻涕擦淨,兩側交替進行。
幾次後,可以讓孩子自己拿着手帕或紙巾,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練習。在教孩子擤鼻涕時,家長要親自示範給孩子看,如果孩子的方法不正确,家長不要去責罵孩子,應該和孩子講明原因,讓孩子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而且媽媽不妨試試熱敷的方法。用幹淨的毛巾或紗布,蘸上滾熱的開水擰幹,層層裹好。然後把層層裹好的布團放在孩子的鼻子根處(即眉心往下一點)熱敷即可。
要提醒注意的是,熱敷前媽媽最好自己先試試溫度,孩子皮膚嬌嫩,要當心布團太燙燙傷孩子;當然毛巾溫度也不能太低,不然起不到效果。熱敷的時間可以長一點,多弄幾次,敷一次就換一次開水,保證足夠溫度。
本文轉自師說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