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一詞最早出現是先秦時代,由于有大洛一族被滅族的慘痛經曆,秦人為了生存和發展,一代代秦人開始修築長城,從甘肅岷縣一直修到甯夏固原。從岷縣到寶雞,借助西秦嶺的山勢修築了很多關隘,防範戎人沒完沒了的進攻。沿長城有很多關口,關外是遊牧文明,關裡是農耕文明,差别很大。
陝西還稱“三秦”,這又是為什麼呢?公元前206年項羽率領軍隊在劉邦之後也來到鹹陽,火燒鹹陽城,焚毀阿房宮,自立為西楚霸王,以中國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諸侯。其中将劉邦封漢王,轄陝南及巴、蜀之地。将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封秦降将章邯為雍王,轄鹹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轄鹹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轄陝北。故後世泛稱陝西為"三秦",鹹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其實當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陝南,隻是後來人們理解的"三秦"觀念變化,将陝北、關中、陝南合稱"三秦"。
關中地區确實号稱八百裡秦川,指的就是秦嶺北麓渭河沖擊平原的一個地區,八百裡秦川主要是形容這裡常年風調雨順,因為土壤肥沃,農業自古以來就非常發達,更是為秦國的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也叫八百裡秦川,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因為其有利軍事地位,因為陝西地理位置的特殊,之所以将陝西的八百秦川稱為“關中”那是因為這個地區的四大觀所賦予的,可以說在陝西這個地區西有“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而這四大關的中間便是所謂的關中平原了,這也是其關中名稱的由來。這裡因為四周四大關的守護,所以這裡也被稱為易守難攻的險境,所以秦朝才會選擇在這裡建立自己的都城和自己封建王朝的首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