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稱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本詩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其中的“蒙沖”也寫作“艨艟”。因為“昨夜”下了大雨,“江邊春水”,萬溪千流,滾滾滔滔,彙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蒙沖巨艦”,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來。“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往日舟大水淺,衆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賞析】
這首詩和上一首詩一樣,通過形象的比興,寄托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全詩描繪了兩幅圖景:一幅是春江水漲,巨船大艦在江上漂行,輕盈如鴻毛;另一幅是秋冬水淺,多人傾盡全力推牽也難移動一條小船。這兩幅圖既有時令感,又有動态感,具有勃勃生氣;既區别于純粹的抽象說理,又蘊含了豐富的哲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