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在過去二十年中經曆了高速的增長,誕生了一批以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以及無數的中小企業。
這些企業在城市中的落址往往可以分為租樓、辦公區擴張、搬遷、再擴張等多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逐步壯大,城市的産業聚集空間也随之發生了改變。
新一醬以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100強企業名單》為數據樣本,統計了它們的總部企業注冊地,發現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來自北京和上海。
不同的是,北京對龍頭企業的吸引力更為突出:在TOP20的企業名單中,北京擁有美團點評、百度、京東、滴滴出行、字節跳動等總計12家企業,上海僅有拼多多和攜程兩家。
來看看這些互聯網頭部企業在城市内部選擇了哪些地方辦公。
在北京,它們高度集中在海澱的中關村、西二旗,以及朝陽的望京。新一醬對處于融資階段的北京互聯網初創型企業也作了地圖投影,可以看到,這3片區域同時也是初創型企業密度最高的地方。
上海的互聯網空間從整體上看更為分散一些,但在漕河泾、張江等地,也有頭部企業與初創型企業集合發展的趨勢。
在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負責人謝晨看來,這種“紮堆”現象是行業成熟的體現。頭部企業聚集帶來的專業化程度提升、知識溢出對創業企業形成吸引。“在這樣的地方,企業更容易招到專業化的技術人才,也更利于同步行業創新的趨勢。”
新一醬進一步對這些互聯網頭部企業在北上廣深杭5座城市的分部辦公地址作了統計,得到了這些企業在各地“紮堆”的區域:深圳南山科技園彙集了騰訊、百度、愛奇藝等一批知名互聯網公司,阿裡、騰訊、唯品會在廣州的辦公地均位于琶洲,杭州的互聯網企業多集中在阿裡總部所在的未來科技城。
同為最受互聯網頭部企業青睐的辦公地,西二旗、望京與南山科技園事實上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産業聚集空間。
西二旗主要由低密度的園區型辦公和獨棟式的總部大廈兩種形式組成。這處國家級的互聯網技術和研發産業基地,目前彙聚的幾乎全部是知名互聯網公司:百度、騰訊、滴滴、網易、新浪、快手等都将其北京總部設在了這裡。
望京的辦公場所主要是商務寫字樓。在阿裡、美團、攜程等頭部企業之外,望京SOHO、綠地中心等大型寫字樓為仍處于創業階段的互聯網企業提供了足夠多的辦公空間。
深圳南山科技園是一個行業更加混合的園區。整個園區環繞着深圳大學建設,包含了總部大廈、寫字樓宇、園區辦公等多種形式。在互聯網公司以外,它還吸引了中興、大疆、邁瑞醫療、創維等多個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以及相關的初創型企業。
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園區的發展往往與企業不同階段的選址決策相關。謝晨認為,企業自身的業務性質、園區能提供的政策支持、公共交通和配套、周邊人才庫的支撐、房地産成本和可獲得性等都是其選址時的考慮因素。
北京中關村是中國互聯網曆史上的一座“地标”——它擁有互聯網文化底蘊深厚、臨近衆多高校等優勢,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首選地,百度、新浪、騰訊、京東等大公司最早都是從這裡起步。
但在這些企業度過了初創期後,中關村辦公空間有限、租金過高的問題被暴露了出來。撤離的企業有些選擇在同屬中關村園區、但用地更富餘的西二旗新建總部,還有一些企業去往了租金更為便宜的望京或是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亦莊。
杭州互聯網空間的形成,主要來自于阿裡巴巴的擴張與城市新區的開發。
阿裡巴巴早期在市中心的創業大廈、華星時代廣場辦公,擴張後逐步租下華星路附近大量的寫字樓。
2001年杭州提出“城市東擴、跨江發展”,它開始在錢塘江東岸的濱江建設自有園區。
2013年杭州市政府與它簽訂了“依托阿裡巴巴推動城市經濟轉型”的戰略合作協議,同年占地390畝的西溪園區淘寶城建成。
2017年杭州提出建設城西科創走廊,随後阿裡巴巴在未來park、efc歐美金融城相繼設立新辦公點。根據公開資料,未來在這條走廊上,阿裡雲和菜鳥還将分别建設新的總部,阿裡巴巴的西溪園區也會進一步擴容。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包括互聯網公司在内的、各類高增長行業的企業對于辦公空間的擴張需求依然存在。
新一醬查閱了各城市土地市場的出讓統計,得到了這樣的一組信息:哔哩哔哩、美團即将入駐上海楊浦濱江,上海徐彙濱江、深圳後海未來也将是多家大公司的新總部所在地。
與傳統的産業空間相比,這些園區擁有更好的景觀、更靠近市中心的區位。
謝晨把它看成是企業規模擴大之後的一個新趨勢,即總部和職能部門的分離。以上海為例,“企業結合政府規劃和自己未來發展的戰略和需要,選址自建或購置樓宇。同時張江、金橋、五角場、漕河泾、市北等中環産業帶上的創新要素也會進一步集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