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建成後最缺的人才?新華社石家莊4月3日電(記者張濤、徐步雲、高博)雄安新區經過兩年的規劃編制工作初綻新顔,即将進入大規模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雄安新區建成後最缺的人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華社石家莊4月3日電(記者張濤、徐步雲、高博)雄安新區經過兩年的規劃編制工作初綻新顔,即将進入大規模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
新區建設,人才先行。
目前,已經有2585家企業在新區注冊登記。一輪輪的“招兵買馬”,吸引建設者們“安家立業”。
你想來雄安嗎?聽一聽五位不同行業的典型代表聊聊他們追夢雄安的故事。
總部在深圳的雄安達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區第一批落戶企業。董事長呂楓坦言,聽到新區設立的消息後,内心非常振奮。“當時我就覺得,企業在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實踐經驗能在這裡派上用場。”
從深圳速度到雄安質量。呂楓拿出了企業的“看家本領”——智慧城市和建築節能,為“雄安城建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他說,在新區,到處都能夠感受到建設者們的激情和幹勁,讓他仿佛回到20多年前去深圳創業的時候。
布局高端高新企業是新區的産業發展定位。同樣,教育、醫療……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也是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滿足群衆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等4所北京援助新區學校正式挂牌成立。
說起來到雄安一年多的感受,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的體育老師馬思佳表示,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校園體育課相對固定的教學模式,在這裡,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充分施展的空間。
“剛來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教育資源相對匮乏。體育課幾乎沒有,孩子們也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但新的體育課程開展後,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時刻充滿期待,和他們相處讓我享受其中。”馬思佳說。
曆史上,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形成了有色冶煉、制鞋制衣、塑料加工等産業。新區設立後,傳統制造業加快轉移和升級。
在容城,服裝産業引入時尚元素,與北京服裝學院共同打造容城時尚産業園,舉辦時裝文化節。
“容城的服裝産業雖然起步早,但之前大都停留在訂單式加工階段。我們孵化了一些創新平台,加強設計研發,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産業園的負責人陳婧說。
陳婧還有另一個身份——挂職幹部。原來是北京服裝學院老師的她,如今是容城縣挂職副縣長。
新的身份,新的使命。
陳婧說,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新區時尚設計産業從無到有的曆史進程中。她不僅要将時尚的種子植入雄安,還要看着它紮下根、發出芽,再長成參天大樹。
傳統産業升級的背後,還有幾十萬人的就業大軍,關系衆多家庭的生計。兩年來,新區深入開展“雙創雙服”和“雙萬工程”,累計培訓3.6萬人次。
針對年輕人的就業問題,雄縣青年創業促進會一直在做指導青年創新創業方面的工作。而促進會副會長馮春城,也是一名創業者。
“我是雄縣本地人,但十多年來一直在外地開診所。”馮春城說,雄安新區設立後,他把事業的發展方向轉回了家鄉,“新區鼓勵發展健康醫療行業,我有信心站住腳。”
打算日後一直留在雄安發展的,還有專業技術人員羅爽。
去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後,他通過中國雄安集團的校園招聘來到新區,從事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經參與到一些片區項目建設方案的起草和編制中。
羅爽說,自己的同學大多留在了大城市,去房地産企業的比較多。而他選擇來到“一張白紙”的雄安。“新區馬上就要開展大規模建設,相比于一線城市,我覺得這裡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也有更多磨砺自己的機會,為千年大計添磚加瓦!”
“雖然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大家都是鬥志昂揚的,這裡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談到未來,羅爽打算等正在讀博士的妻子畢業後,把她接到新區來,一起紮根奮鬥。
追夢雄安,是國家的需要,也是未來的召喚,更是難得的機遇。來到這裡的建設者們,心中都有一個理念:讓每一個項目都成為精品,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典範。
又是一個春天,雄安和它的建設者們再度出發,未來可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