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藏鋒者和善露鋒者皆成大器?常積小善則成大德陳陽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善藏鋒者和善露鋒者皆成大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常積小善則成大德
陳陽
日前,常德沅安路出現暖心一幕:一位80多歲的老人摔倒路邊,常德小夥兒下車攙扶。事情很小,用小夥兒自己的話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但這小小的善意之舉在陰冷的冬季卻顯得格外暖心。
老人摔倒,上前攙扶,确實是舉手之勞,也是應有之義。但近些年,關于老人碰瓷的消息屢見不鮮,這也讓許多人在面臨“扶不扶”的問題時難免遲疑,而這位常德小夥兒卻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個令人困擾的“難題”。放眼常德,我們會發現像這樣的暖心善舉并非個例,不久前,常德桃源縣一中為學生充值的善舉,被廣為傳頌;常德27家A級景區向好人免票,令人叫好……從公民個體到機構單位乃至黨政機關,常德這座城市總給人善意與感動,雖不驚天動地,卻能令人動容。
關于攙扶老人這件“小事”的報道,也僅僅見諸常德當地媒體,并沒有吸引過多的眼球,但善行雖小,卻應該贊揚,更值得點贊。“勿以善小而不為”是應該,“勿以善小而不揚“也是當然,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常積小善則成大德。
以個人而論,扶危濟困也許不是人人可為,但心存文明、常懷善念卻不難做到。紮根深山,服務人民的道德楷模王新法令人欽佩;幫扶老弱,樂于助人的普通人同樣值得稱贊。以城市乃至社會而論,一位偉大的道德楷模确實能振奮人心,讓一座城市引以為傲,但每一個市民心懷善念、舉止文明才能彰顯這座城市的氣質!對個人而言,行一件善舉是舉手之勞,但每一個公民微小的文明善舉對城市和社會而言就是大德!
“常積小善則成大德”可以是個人的行為準則,也應該是一個城市走向文明的路徑。常德之名由來已久,更是名副其實,“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這一個個頭銜正是“常德有德”的明證!常積小善則成大德,更像是對常德的另一種诠釋,在這個文明入心,善行滿目的城市,我們可以說“常德”不是空穴來風,“常德”名副其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