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中國古代特别是明清時期是中國南方十分重要的城市之一,在清朝中期,當時的揚州和中國的南京、北京、以及蘇州杭州和廣州都是人都超過50萬的大規模城市。
揚州地處江淮地區,自隋炀帝開通京杭大運河以後,在古代的交通中就開始占據重要地位,随着社會的發展,重要程度不斷提高,到了明清時期,揚州成為兩淮地區的鹽業中樞,大批鹽商彙集于此,聚集了巨額的社會财富,商賈衆多,使揚州城市發展很是繁盛,在當時,揚州流動人口極大,而且大多為富商巨賈,因為封建社會禮法的束縛,家中女子不能随意出門,長期出門在外的客商就有尋找适齡女子做妾照料起居的需求,當時在揚州有着許多客商駐留,在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下,相應的就出現了揚州瘦馬這一畸形産業。
從明朝開始,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給富商做人妾侍的年輕女子,這些女子就被人稱作揚州瘦馬,因為這所謂的養瘦馬有着暴利,所以有着很大一批人從事這一行當。
這些女子大都是幼時為人拐賣或者家中無力撫養被家中賣到這一行當,她們被養馬人從幼時便教導其禮儀,琴棋書畫、烹饪女紅甚至财會等技藝,一直到成年以後在由養馬人賣予富商為人妾侍。
在清代出現的《續·金瓶梅》中對這些揚州瘦馬就有着很多的描寫,在其中甚至還有着等級之分;在《紅樓夢》中香菱這一人物,本是甄士隐之女,幼年時走丢,被人拐賣,她的遭遇并不是被人販賣,而是被拐走他的人一直養在身邊,直到長到十幾歲時被拐子賣到薛家和馮家之中,雖然香菱并非在揚州,但她的遭遇卻和瘦馬很是相像,因此有紅學研究者認為香菱可能也是瘦馬。
揚州瘦馬這一畸形産業是古代社會中對于人口買賣合法化的一種表現,将女子比作馬,任意買賣,可見其低下的社會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