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許多人為了各類心理疾病,總是奔波于各大醫院,找尋所謂名醫、好藥。殊不知,中國文化的許多内容其實都在揭示着生命的許多奧秘和化解的方法。其中,關于心理疾病,漢字構造的形态就早已告訴了我們。
1. “病”字用“丙”,強調疾病與心有關
“丙”字,在十天幹中為屬南方,屬火、屬心,這是中國文化中一個約定俗成的東西。
天幹、五髒、五行的關系是這樣的:
甲乙屬木屬膽肝、丙丁屬火屬小腸和心、戊己屬土屬胃脾、庚辛屬金屬大腸和肺、壬癸屬水屬膀胱和腎。
《黃帝内經》中是這樣說心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是人類生命中的君主之官,也就是生命的主宰。
《黃帝内經》還說了:“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主明則下安,心為君主之官,心明,則整個身體,整個十二官就會安定,用這樣的方法來對待生命,就會獲得健康和長壽。所以要想方設法使這個心安,使這個主明。
因此,病與不病,或心理的或身體的,就要看這個心。
2. 看看黃帝内經講的心的功能
第一個,就是心主神明
黃帝内經講到心時,曾反複地說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這就表明,是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身心的所有狀态。
第二個,心主喜樂
也就是說,人的喜樂情緒等,由心來主管。反之,長期的心緒不甯、不安,甚至紊亂,也會影響到心,弱化心。
3. 隻有從調心入手,才會使身心健康《黃帝内經》中講的幾句話是養心調心的根本大法:“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
“恬淡虛無”。是人生的一種淡定的狀态。蘇東坡在黃州時,曾做了一首贊佛的詩,就似這種“恬淡虛無”:“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八風吹不動”的意思就是說無論人間的貪、嗔、癡、名、利、毀、譽等,還是宇宙之風、四面八方的風都吹不動他。
“真氣從之”。真氣是人在母胎裡成形之前,天地就賦予的一種元氣能量,這些元氣和能量會伴随我們一生。按照黃帝内經的說法,人的真氣、元氣,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隻有做到恬淡虛無、真氣才能從之,才能達到“病安從來”的境界。
“精神内守”。黃帝内經講,精是人體的精華,是五髒六腑的精華,不可輕易失去,失去了精,氣會受損,神會不足。而腎是藏精的,因此,保養好我們的腎至關重要。
神要内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守神的時候,一定要閉上眼睛,避免神外露。不要過分地耗費自己的神,要學會調養自己的神。那麼,怎麼調養呢?要靠靜,靜可以養神。
“病安從來”。做到了上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怎麼會有病呢!
#今日頭條##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