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醫院門診挂号患者激增。
眼下,氣候多變,冷熱不定,是高血壓、心髒病、腦血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部分醫院門急診就診患者每天達200多人,較之前增加了近10%,60歲以上老人是高發人群。
早晚溫差大容易犯病
今年72歲的趙大爺,以前就有高血壓和短暫性腦出血發作,平時不注意降壓,也不注意勞逸結合,血壓一直控制得不好。
近幾天,趙大爺的症狀突然加重,被送到市第四醫院搶救。
醫生發現,趙大爺血壓波動大,并出現大面積腦梗塞。醫生稱,趙大爺病情加重,一方面與平時血壓控制不好有關,再就是與忽冷忽熱的氣溫有關,血壓波動大,導緻了腦梗塞。
記者了解到,近期像趙大爺一樣,受天氣影響突然發病的大有人在。
在市第四醫院神經内科三病區,記者看到患者很多。正在打吊瓶的鄭阿姨說,她是剛入院的,最近幾天頭部不舒服,有時候半夜起來吐,到醫院一檢查,才知患上了腔隙性腦梗塞。
“我這腦袋,每年秋天的時候都得犯次病,有時候吃點藥就挺過去了,這次實在堅持不住了,隻好來住院了,打了幾天針,好多了。”鄭阿姨說。
心腦血管病患者增多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近期各大醫院收治的心腦血管病患者明顯增多,市第四醫院僅心内科,門診接診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的患者,每天都在百人左右。
其中,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龍南醫院和油田總醫院心内科患者,每天的接診量也比前些天有所上升。
在龍南醫院記者看到,今年75歲的李大爺正在打着點滴。李大爺的女兒說,父親一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最近幾天天氣忽冷忽熱,父親不慎感冒,引起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在家突然暈倒,在醫生的搶救下,已轉危為安。
醫生介紹,心腦血管疾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1月,每年的3月至4月。
這兩個高峰期是由于季節轉換、冷空氣活動頻繁造成的。
醫生說,進行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冷熱交替,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小血管的痙攣和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髒負荷增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心絞痛發作。
嚴重者,可導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誘發血栓形成,緻使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而導緻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飲食要清淡、多喝水
據市第四醫院神經内科三病區醫生介紹,秋季,除了老人心腦血管疾病明顯增加外,年輕人也不要大意。
一些年輕人群由于生活無規律、工作壓力大、飲食結構不合理、煙酒過度等原因,也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病人,要注意調整好飲食和生活習慣,進補應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則,多飲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節制煙酒,低鹽飲食,多吃些大蒜、洋蔥、芹菜等食物,這對預防心髒病發作和中風有益。
另外,還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緒穩定,精神和體力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
進行運動鍛煉時,要堅持适度的原則,千萬不可逞一時之能。
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外,提醒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堅持藥物治療,不可擅自停藥。
醫生提醒,當氣溫驟降時,老年人要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外出要戴上帽子,減少頭部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