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來無影去無蹤的皮膚病,發病時可能隻是在幾個小時内出現局部的風疹、瘙癢,24小時以内就會自行消退,人們稱為“風疙瘩”,醫學上稱為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
說輕也輕 說重也重
過敏反應産生的過程,是由于機體肥大細胞活化,釋放組胺,導緻皮膚或者黏膜血管的短暫性擴張,血管内容物滲出,形成水腫,并刺激神經和平滑肌而出現瘙癢等症狀。
荨麻疹的嚴重程度,主要看水腫出現在哪裡。
如果水腫僅出現在皮膚,表現為時隐時現的癢疹,就無須太過驚慌。
因為荨麻疹是一種功能性疾病,隻要給予足夠重視,及早治療,水腫消除了,功能就可以恢複,也很少會産生器質性病變,甚至很多人患病數十年依然健康。
但一些過敏嚴重的人,卻可能累及其他髒器,甚至緻命。
比如胃腸道發生水腫,可能導緻劇烈的腹痛;咽喉部發生水腫,或者荨麻疹合并了哮喘,伴有氣道水腫,就可能導緻窒息;還有人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消失,無尿,甚至失去生命。
得了荨麻疹
找出誘因是關鍵
荨麻疹可能自發,也可能由于日曬、情緒緊張、寒冷、鈍器劃過,或者吃、吸進過敏原導緻。
根據具體發病原因不同,荨麻疹可以分為不同類别:
日光性荨麻疹,由曬太陽而導緻;
寒冷性荨麻疹,由于寒冷刺激導緻;
壓迫性荨麻疹,鈍器劃過皮膚産生;
膽堿能性荨麻疹,緊張出汗而導緻。
如果明确知道自己屬于何種類型的荨麻疹,平時注意規避誘因,荨麻疹也就不發病了。
但可能很多人找不到具體誘發荨麻疹的原因,總是會反複發病,所以多為慢性荨麻疹。
因此,治療荨麻疹,首要任務就是要尋找到誘因。
這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患者堅持,與醫生配合,找出過敏原,根據過敏原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判斷是否需要忌口。
兜中常備“抗組胺藥”
排除了過敏原,還可以使用藥物進行對症治療。
荨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所以我們隻要服用一些抗組胺藥物,也就是常說的抗過敏藥物,就能有效地減緩症狀,也建議容易發生荨麻疹的患者兜中常備抗組胺藥。
目前,抗組胺藥物主要有三代,共十幾種藥物,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明、異丙嗪、撲爾敏;第二代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第三代包括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等。
由于第一代幾種藥物中樞活性強,常引起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因此服用後容易犯困,建議晚上服用;而第二、第三代抗組胺藥物,大多無鎮靜作用,或僅有輕微鎮靜作用。
如果常規用藥超過1-2星期未見好轉,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加量,一般我國以增加到兩倍為主。
如果藥物加量後還不見效,醫生可能還會選擇不同代或同代不同種的抗組胺藥進行聯合用藥,或者還可以與羟氯喹等消炎藥物,甚至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聯用。
如果是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出現荨麻疹,則建議選擇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對更安全的藥物。
點擊鍊接,了解更多相關内容→荨麻疹(風疙瘩)-醫學微視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張建中 主任醫師《荨麻疹(風疙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