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草原的一大标志就是“高聳入雲”的長頸鹿,号稱非洲草原的“Wi-Fi”信号塔。長頸鹿不僅長得高,而且身形優美,體态優雅,在充滿野性和力量的非洲草原上實屬難得。
長頸鹿:非洲草原的“Wi-Fi”信号塔
也正是因為長頸鹿的這些特征,使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非洲草原動物之一。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長頸鹿是一種很奇特的動物,它的奇特表現在很多方面。
神奇的長頸鹿長頸鹿屬于偶蹄目下的反刍亞目,是的沒有聽錯,長頸鹿是反刍動物,它有四個胃。所謂反刍就是把吃進去的東西再嘔出來咀嚼,想象一下長頸鹿的食道有多長,這嘔一次得遭多少罪?不過别替長頸鹿擔憂,它選擇不反刍,因為反刍是為了消化草,長頸鹿的食物大部分是樹葉,比草更容易消化。
反刍動物的胃
因為名字裡帶“鹿”,很多人會認為長頸鹿是鹿科動物,其實不是,長頸鹿單獨一科,叫做長頸鹿科。很多人一看名字就認為這個科就隻有長頸鹿一個物種,非常不幸,又錯了,長頸鹿有一個親緣關系很近的兄弟——霍加狓,它的屁股上有斑馬的條紋,臉卻很像長頸鹿,人們一度以為是長頸鹿和斑馬生下的它。在大約中新世晚期,長頸鹿就是霍加狓的模樣,經過分化,脖子長長的那一支進化成了長頸鹿。
霍加狓
長頸鹿是目前陸地上最高的動物,身高在4到6米,體重在700公斤到1噸左右,雄性個體會超過1噸,它的身上長有網紋斑點,頭上還有兩對毛茸茸的角。關于它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脖子,生物學上之前一直争論不休。
呆萌的長頸鹿
拉馬克認為這是因為長頸鹿經常使用脖子,所以進化了;達爾文卻認為,這是因為長頸鹿的祖先發生了突變,出現了長脖子的個體,經過自然選擇,短脖子長頸鹿都被淘汰了,于是都是長脖子了。
長頸鹿的進化之路
中國古代有一種傳說中的聖獸叫做麒麟,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遠古長頸鹿科的成員。長頸鹿的确和鹿有一定的關系,它的祖先在中新世初期從鹿中分化出來,進化為古麟,後來又進化為薩摩麟,又叫薩摩獸,它是長頸鹿和霍加狓的共同祖先。
威風凜凜的神獸麒麟
古麟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其中在我國就出土過山西麟、河南獸,因此古生物學家們推斷,中國傳說中的麒麟,很有可能就是長頸鹿的這些遠古親戚。
脖子流星錘長頸鹿的神奇不僅在于它的演化路線,還在于它進化出了一根長脖子卻用來打架!
偶蹄類動物有一個特點,頭骨很厚重,因此它們打架都是直接奔腦袋來的,就算是優雅的長頸鹿也沒能逃過骨子裡的倔強。
用長脖子打架的長頸鹿
在繁殖季節,雄性長頸鹿把自己的脖子連同腦袋當成了流星錘,照着自己競争對手的身體就是一陣掄,對方也毫不示弱,誰還沒流星錘了?所以繁殖季節的非洲草原上,雄性長頸鹿天天都在上演八十!八十!(此梗來源于2005年小品《裝修》)
小錘四十溜縫,大錘八十搞定!
奇特的繁育過程長頸鹿的整個繁育過程都很是奇特。從交配開始看,到了交配期,雄性長頸鹿不單單隻砸别的雄性,它也會去砸雌性,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打敗雌性,是為了刺激雌性排尿,然後根據尿液判斷磁性長頸鹿是否發情。
可愛的長頸鹿
不過也有一些年輕長頸鹿沒有經驗,錘雌性的時候用力過猛,導緻雌性反抗。流星錘大戰獲勝的雄性可以享受這附近所有雌性的交配權,怪不得一個個跟不要命一樣使勁錘。
正在打架的長頸鹿
長頸鹿的交配時間不到一分鐘,之後雄性長頸鹿就會揚長而去,雌性長頸鹿們會在此期間聚集在一次成為一個群體。長頸鹿的群居不像其他動物,它們很松散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首領,偶爾會出現一隻雌性充當臨時首領。野外最大的長頸鹿群有44隻成員,以雌性居多。
長頸鹿強大的心髒
長頸鹿的懷孕周期很長,大約有15個月的時間。在生産的時候,雌性長頸鹿會獨自尋找僻靜的地方。小長頸鹿的頭和腳同時出來,因為它是以折疊的姿态在媽媽肚子裡。由于長頸鹿實在是太高了,小長頸鹿要從大約2米高的地方摔下來,看過相關片段的朋友可能會為這些小長頸鹿捏一把汗。
剛出生的小長頸鹿
剛出生的小長頸鹿必須盡快學會站立和行走,不然血腥味會吸引來非洲草原上的掠食者。
小長頸鹿剛出生就有1.8米高,遠超過很多動物的成年體,但是體重卻很輕,因此它依然很脆弱,需要媽媽保護。雌性長頸鹿會一改往日的溫順,在當了媽媽後變得十分兇猛,這當然是出于遇到危險時的自保目的,也是為了保護孩子。
為自保,隻能變得兇猛長頸鹿與它的偶蹄目親戚們不一樣,身上沒有多餘的攻擊配件,隻有兩隻賣萌用的角。雖然它可以把脖子當流星錘掄,可是非洲草原上的很多食肉動物都很矮,長頸鹿的流星錘根本就錘不到它們。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長頸鹿看似弱不禁風的四條大長腿,是它絕對的利器。
有着“大長腿”的長頸鹿
長頸鹿的腿很長,而且很細,奔跑起來可以達到每小時60公裡,即便是漫步,長頸鹿也能有40公裡的時速。若是遇到危險,無法擺脫掠食者的追擊,那麼長頸鹿就會選擇用腳去踢捕食者。不要小看了長頸鹿的腳下功夫,它這一踢可以讓獅子當場殘廢。它還會将捕食者踩在腳下,踐踏對方使其被活活踩死。
摔倒的長頸鹿
當然,長頸鹿也不是無敵的,它千萬不能摔倒,否則還沒有被捕食者咬死,就會因為身體過高活活摔死,或者摔骨折。野外動物一旦受傷,就會因為無法進食而被餓死,或者被其他食肉動物盯上,沒有辦法,非洲草原的規則是弱肉強食。這也是長頸鹿變兇猛的主要原因。
長頸鹿現狀非洲的長頸鹿都是一個物種,但是因為生活的環境有差别,長頸鹿分化出了8個亞種,有安哥拉亞種、科爾多凡亞種、索馬裡亞種、指名亞種等等。這其中,除了安哥拉亞種是無危,其餘亞種或多或少都存在危機,科爾多凡亞種、指名亞種以及索馬裡亞種已經是極危。
長頸鹿種類
造成長頸鹿數量減少的罪魁禍首當然是人類獵殺,在上個世紀,長頸鹿的皮毛是很好的裝飾品,因此有大量的獵人前往非洲獵殺長頸鹿。長頸鹿的壽命隻有25年左右,而幼年長頸鹿有50%到80%的死亡率,一般情況下,雌長頸鹿每次隻能産下一隻幼崽。因此就種群數量而言,長頸鹿增長得很緩慢。如今又遭到了人為的破壞,使得數量進一步減少。
長頸鹿皮毛
此外栖息地的減少也是造成長頸鹿減少的原因。長頸鹿的牙齒非常古老,因此不太适合吃草,它是在進化出反刍之後脖子才開始變長的。所以長頸鹿很少吃草,也不能大量吃草,它賴以為生的是非洲草原上的樹。由于人口的增長,非洲草原的面積也在減少,本就比較珍貴的植被也遭受了破壞。由于非洲草原被割裂,長頸鹿的一些瀕危亞種之間存在很嚴重的近親繁殖,造成基因單一。
長頸鹿頭骨
在非洲國家納米比亞和烏幹達發現了迷你長頸鹿,它們的身高在2.6米左右,隻有正常長頸鹿的一半。雖然迷你長頸鹿很可愛,但是動物學家稱,它們可能患有骨軟骨發育不良。這是一種影響軟骨、關節和骨骼發育的罕見病。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缺乏基因交流,導緻内部的基因出現了缺陷。此外長頸鹿還有白化種,在肯尼亞,因為盜獵者現在僅剩一隻。
正常長頸鹿(A)和迷你長頸鹿的對比圖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動物學家們很痛心地宣布,長頸鹿未來滅絕已經成定局。人類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延緩這個速度,關于它們我們還有太多的謎團沒有解開。最怕的某一天,人類隻能通過圖片來認識這麼美麗的動物,這将會是生物史上的一樁慘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