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31歲女性,因耳部與頸前部疼痛,咽部不适,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就診,診斷為上咽部呼吸道感染予以治療5d後,病情未發生好轉。轉上級醫院予以進一步檢查顯示,患者的甲狀腺攝碘率顯著降低;超聲檢查發現,雙側甲狀腺彌漫性回聲無規律分布擴散于無回聲區,頸部雙側多發淋巴結腫大,将其确診為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患者的首發症狀表現為發熱與咽部不适等,極易誤診成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然而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必須引起臨床醫師的高度重視,以免延誤患者的診治。
圖源/Pixabay
如何辨别亞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又稱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巨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與病毒感染有關的非細菌性炎症。作為臨床最常見的甲狀腺疼痛性疾病,約占甲狀腺疾病的5%~6.2%,常見于20~50歲成年人,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4倍。
亞急性甲狀腺炎主要是以甲狀腺組織損傷所引起甲狀腺部位短暫性疼痛并放射到同側頭頸部,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應為特征,具有自限性。
圖源/Pixabay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
(1)全身症狀 多數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精神差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病後3-4天達到高峰。
(2)頸部疼痛 甲狀腺區疼痛,疼痛多從頸部一側開始而後擴散到另一側,有時向下颌、耳部或頸後部放射。少數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及聲音嘶啞等症狀。
(3)甲狀腺輕中度腫大,觸、壓痛明顯,可觸及質地較硬的結節,但無震顫及血管雜音。少數患者有頸部淋巴結腫大。
(4)病程持續數周到數月,早期出現甲狀腺毒症症狀,之後轉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最後甲狀腺功能多可恢複正常,很少出現永久性甲減。
(5)個别患者一側甲狀腺病變将要恢複時,另外一側又出現病變,造成病情起伏,病程延長。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方法由于亞急性甲狀腺炎在發病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存在多樣性,在大多數病例中,它是一個診斷困難而治療相對簡單的疾病,其誤診率高達到47%。
目前,亞甲狀腺炎尚無一個标準診斷方案,臨床表現聯合多種診斷方法可以提高其确診率:
01核醫學方面的診斷方法
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的主要檢查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經濟易行、準确性高,缺點是影響甲狀腺吸131I率測定的因素較多,測定前2~6周需禁用含碘食物、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及一些激素類藥物等。
02超聲和彩色多普勒顯像
可以直觀反映甲狀腺内血流分布情況,對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斷的陽性率可達81.63%,但受患者就診時間早晚、臨床表現緩急以及個體耐受性等多種因素影響,超聲圖像可呈多樣性改變,缺乏特異性,最終确診仍需靠核醫學方法。
03CT和MRI
CT和MRI具有較高的分辨率,所得圖像相對清晰,但診斷本病特異性尚不如SPECT。
04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B)
FNAB對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特異性僅次于病理學檢查,國内診斷陽性率為85%以上。該方法取材需要較好的手法和經驗,有輕微疼痛,部分患者有恐懼心理,且該方法隻能觀察形态和結構的變化,缺乏對整體組織結構的了解,不能完全取代組織學切片。
如何降低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誤診率?在臨床實踐過程裡,若發生如下情況應特别注意是否為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
(1)當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頸部或咽部不适,尤其使用抗生素予以治療未見效果時。
(2)有甲亢症狀且伴有發熱與甲狀腺疼痛的患者;
(3)當甲狀腺結節生長速度快且伴有發熱與疼痛,激素治療見效時;
(4)患者為中年婦女,存在甲狀腺功能衰退症狀,有發熱與甲狀腺疼痛時;
(5)已經使用抗甲狀腺藥物予以治療的,在短期内症狀明顯改善但甲狀腺功能不強的患者。
此外,臨床醫師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增強對患者病史的詢問與體格檢查,及時發現陽性患者體征,有必要時可以采取診斷性糖皮質激素治療,若在短期内症狀得到快速改善,即可将其确診為亞急性甲狀腺炎。
醫界(公号ID:dr-link),創新醫學教育平台和專業醫生社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