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小窗
語言是人類最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不僅承載了人類的文化、曆史、價值觀等各種信息,還影響着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解語言的起源、發展和演化過程以及其變化的原因和機制成為了語言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其中,二語習得和文化對世界語言發展的影響是當前語言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
本期我們特别邀請到劍橋大學 終身教授、研究主任來幫助各位有留學意向的小夥伴實現背景提升,提高個人學術能力。
對語言學、二語習得、TESOL、語言心理學、世界語言等感興趣的社員們,快來報名參加吧~
1V3精品科研項目推薦
語言學課題:二語習得與文化對世界語言發展的影響研究
一:科研項目介紹
本課程旨在探究語言變化的原因和機制,特别是關注二語習得和文化對世界語言發展的影響。通過介紹主要的語言學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探讨語言變化的不同層面和機制,以及不同語言類型和文化背景對語言變化的影響。
二:教授介紹
SS2023208
劍橋大學
語言學終身教授
★ 世界知名英語語言學家
★ 今日美國節目特邀嘉賓
教|授|簡|介
該教授出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1994年博士畢業于哈佛大學。該教授是世界知名語言學家。1994年起在哈佛大學擔任語言學教授。2006年他加入劍橋大學擔任語言學習終身教授。教授主要對揭示語法語音成分的結構和起源的現象感興趣,特别是在心理音韻學領域(語言遊戲、言語錯誤、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和玩具語言的習得、寫作系統的發展),曆史語言學(語音變化、重建、語言演變、印歐語、阿爾泰語和西北高加索語)和社會語言學(方言學、微變異和納米變異)。他還喜好記錄以及研究瀕危語言,特别是亞美尼亞語、阿布哈茲語和英語的方言。該教授出版了多部語言學相關書籍,深受好評。
三:科研項目計劃
● 語言變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語言變化的定義和範疇。
語言變化的分類和描述。
語言變化的驅動因素和機制。
● 二語習得對語言變化的影響:
二語習得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二語習得對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的影響。
二語習得對語言變化的貢獻和限制。
● 文化對世界語言發展的影響:
文化對語言結構和用法的影響。
文化對語言變化的驅動作用。
文化因素在語言演化中的作用和限制。
● 語言變化的研究方法和應用:
語言變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
語言變化研究的應用和意義。
語言變化的未來趨勢和挑戰。
PBL1v3小組科研項目是由英美TOP名校終身教授全程親自執教帶領,以激發學生科研主動性,實現學生自發完成的精品科研課題項目。針對全球學生在各科系、各院校、各時間段的需求點,做到無縫對接,按照嚴格的學術要求,量身制定符合學生特色需求的科研項目,真正實現興趣與大師的完美結合。
1V3科研項目收獲
▲ 教授推薦信
▲ 學術論文
▲ 學術評估報告
▲ 項目成績單
▲ 學術能力提升
課程形式課題海報
【ASC 新研學院】
ASC,中文名新研學社,成立于 2008 年,由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系主任及終身教授領銜發起,是中國第一家以常春藤盟校為核心師資的背景提升項目,也是中美各大頂尖高校一緻認可的科研項目平台。
核心師資來自全美及全英擁有超過 1000 位常春藤盟校、G5 英國頂尖名校及行業頂尖排位的終身教授人才庫。并結合時下最熱門學科領域與行業熱點,針對全球學員在各科系、各院校、各時間段的需求點,無縫對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