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黎是個青年小夥,但他一直有個尴尬的煩惱。
他的工作是程序員,每天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喝水也不是特别多,但每隔一小時他就得跑廁所。
同事經常調侃他是不是腎不好,一開始他也沒在意,被說多了,他還真的有點自我懷疑,特地去醫院做檢查,但腎内科和男科指标都很正常。
不少人有這樣的苦惱,自己喝水不多卻頻繁上廁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喝下的水要變成尿,需要多長時間?人在飲水之後,水會通過食道進入到腸胃之中,再經過消化系統的吸收,進入血液。血液由腎髒進行過濾,變成原尿後腎髒對其進行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吸收入血液中,含有氨的代謝物和含有鹽類的水溶液會進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從飲水到變成尿液的時間并不固定,會受到體内缺水與否、溫度、情緒、氣候、活動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尿液是儲藏在膀胱内的,排出的時間快慢還與膀胱大小有關。
從飲水到變成尿液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為30分鐘到45分鐘,但因為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時間快慢的差異會比較大。有研究發現,水在進入人體到變成尿液,最短的是需要6到8分鐘,最長需要120分鐘。
喝水太多,會對腎造成負擔嗎?很多人不敢喝太多水,認為會增加腎髒的負擔,容易使腎髒出現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通常來說,腎髒有代償功能,不會超過負荷。
有研究發現,人體的腎髒每天可以清除大約20升到28升的水,每小時大概可以清除0.8升到1升的水,試問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人會喝20斤到28斤的水嗎?
所以說,對于健康人來說,正常喝水和适當多喝水,并不會增加腎髒的負擔,更不會超過腎髒的負荷。水對于人體而言十分重要,适當多喝有利于排出體内的代謝廢物,還可以預防腎結石、尿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
但話說回來,盲目大量地喝水,會有水中毒可能。
某些疾病會導緻水中毒,此外在很短時間内攝入大量的水,也可能導緻水中毒。當飲水量超出腎髒的代償能力,導緻人體血容量異常增加,血液内的鈉離子被稀釋過度,使得體液和細胞内的滲透壓出現異常,體液内的水分向細胞内部移動,造成細胞水腫,尤其腦細胞水腫會使得顱内壓力升高,非常危險。
不過水中毒的發生概率很低,因為要在短時間内、一次性攝入5升水,很少人會這麼做。
水怎麼喝,也有講究喝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水是我們生存的依賴,喝對水很重要。
一般建議量為8杯水,也就是大約1600毫升。當然這隻是一個建議量,具體喝多少應該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決定。
如果運動量低,或是天氣比較冷,可以喝少點;如果進行了體育鍛煉、重體力勞動、或氣溫過高使得流汗過多,那就需要多喝水了,8杯水可能遠遠不夠。在喝水的時候,注意不要一次性猛喝水,要慢慢喝,尤其是在進行鍛煉、體力勞動的時候。
清晨起床後,由于整夜的睡眠無法飲水,這時身體處在比較缺水的狀态,可以喝一杯水補充水分。睡前也可以喝兩小口水,尤其是冬天,可以滋潤呼吸道,但注意不要喝太多,避免起夜。
喝什麼水也有不少人糾結,有人認為純淨水無污染,所以傾向于飲用純淨水。
純淨水是不含雜質的水,在制作過程中将病毒、細菌、有機物等一并去除,也将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去除。飲用純淨水的确不會吃進什麼不好的物質,但長期隻飲用純淨水,可能使得人體的礦物質和電解質出現缺乏。瓶裝純淨水大多經過檢驗合格,但桶裝水由于有很多不知名地方品牌,其風險還是有的。
自來水是經過水廠處理,通過輸水管網運送到每個家庭中,因為自來水要通過氯氣消毒,很多人不敢長期喝自來水。其實,隻要是符合标準的自來水,并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燒開的自來水能殺死細菌,将殘留的氯“趕”出去。自來水的水垢是碳酸鹽和鈣鎂結合的産物,與水的硬度有關,對身體健康并不影響。
礦泉水是比較健康安全的水,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如果生産包裝過程不符合衛生要求,對身體健康也有隐患。礦泉水的問題主要是溴酸鹽超标,溴酸鹽是2B級緻癌物,在我國相關部門的抽檢結果中發現,部分礦泉水有溴酸鹽超标的現象,這個是需要注意的。
對大部分人來說,家中自來水過濾、燒開後,就是最好的飲用水,既不含雜質,又能保證礦物質,性價比最高。
如果慢性腎病患者出現了水腫,就需要控制飲水量,包括喝水、食物、藥物等一切含水的來源。還有部分高血壓患者因為病情控制得不好,影響了腎髒和心髒,甚至引發了腎髒或心髒的衰竭,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嚴格控制飲水量。
水為生命之源,但也像其他的食物一樣,過多過少都不好,具體的飲水量,還是應該從自身情況出發。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真相來了#
參考資料:
[1]多喝水不如會喝水.養生保健指南.2012,(4):23
[2]喝水過多的壞處你知道嗎?北青網.2020-1-21
[3]得了腎病該怎麼喝水.健康博覽.2017,(12):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