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膜,人人都會的技術,一塊錢一張的膜,能有什麼值得說道的呢?
但是當這門「祖傳手藝」遇到現如今的曲面屏手機,就不那麼靈了。輕則貼不準、起白邊,重則撕不下、屏幕報廢。
我們統計了現如今市面上5 個主流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30 台機器中,有 25 台是曲面屏。現如今,除非你是 iOS 用戶,否則,要買一台非曲面屏的旗艦手機還真沒有那麼容易了。
手機屏幕彎了,膜也要跟着彎。手機屏幕花了好幾年才漸漸變彎,膜彎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大家好,這裡是「先看評測」,這次我們購買了 200 多張膜,花了 8000 多塊,做了 1000 多次測試,涵蓋了如下十幾款機型,來和大家說一下,曲面膜到底要怎麼彎。
如果你隻是想看看哪款曲面膜好,不要有心理負擔,翻到最後看結論就行了。如果你想要認真地看看我們是如何「認真」的,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在直屏的時代,相信很多人都經曆過從「要不要貼膜」到「貼什麼膜」的心路曆程。
塑料膜便宜好貼,可惜防磕碰能力不強,還總有人怪塑料膜毀了手機精心調教的屏幕。
鋼化膜保護性和透明度更好了,但是價格更高,邊緣的覆蓋和厚度也成問題。
當年大家吵成一團,但好東西一定能經受住曆史考驗。最終随着鋼化膜的需求提升、工藝成長、成本降低,塑料膜逐漸退出了主流舞台。
但當曲面屏手機占據大衆視野時,塑料膜又重新回到了我們身邊,憑借的還是那三闆斧:「便宜、好貼、覆蓋好」。
相比起玻璃,塑料要彎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塑料本身就較為柔韌,再加上底膠和在生産過程中預加工好的弧度,做到輕薄和全覆蓋,并非什麼難事。
現在市面上銷量最好,最受歡迎的曲面膜,就是塑料膜中的 TPU 水凝膜。你在某寶看到的「水凝膜、凍膜、冰膜、隐形膜、柔性膜、水盾膜、裸感膜、量子膜、犀牛皮膜、記憶膜、金剛隐形塑料膜」,全都是 TPU 膜。
TPU 之外,還有一種塑料膜叫做 PET 膜,手機廠商出廠給你貼的基本都是這種膜。在 iPhone 4 時代滿大街的「祖傳貼膜」貼的也是 PET 膜。不過就算都是 PET 質量也是有區别的,哪怕都是熱壓成型的工藝,出廠的膜就是要比地攤上的好。
對于市面上的塑料曲面膜而言,貼膜難度和覆蓋并不是問題。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塑料膜的表面硬度和耐用程度。
塑料膜普遍能夠做到 97% 的透光率,并且不吃邊、全透明,能實現顯示區域的百分百覆蓋,讓你以為它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其實它在我們的硬度和耐用程度測試上雙雙翻車。
我們使用鉛筆硬度機來進行耐磨測試,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測試結果非常不理想,就算是在要求非常低的 200g 負重下,塑料膜依然是全軍覆沒。相比之下,但凡是塊玻璃膜,做到 9H 輕而易舉。
這意味着無論是 TPU 還是 PET,表面硬度都非常不理想,連指甲都能随意劃出劃痕。和大家「一分錢一分貨」的想法不同的是,一塊錢的水凝膜居然能和 9.9 的閃魔打個「五五開」,那我們多花的八塊錢去哪裡了呢?
在進行耐磨測試前,曲面塑料膜摸起來挺順滑,水滴角也可以做到 100° 以上,但是在耐磨測試之後水滴角就直接低于 90°,基本等于沒疏油層了。也就是說新買的塑料膜用個一兩個星期,就會變成一摸一手油的狀态。
實際上,我們現在能買到的曲面塑料膜,和過去的塑料膜并沒有什麼區别。在材料和工藝方面也沒什麼進步,就連做彎也是利用了塑料本身的特性。塑料膜的硬度和疏油層更是難以讓人滿意,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好貼。
但這都算不上優點。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銷售曲面屏手機的品牌,全都在線下網點提供免費貼膜服務,既不需要你自己動手,愛貼幾張貼幾張,貼膜手法更專業,過保了也可以貼,臨走還可能再送你兩張。
我們跑到線下門店,拿到了各品牌官方的免費膜,并進行各項常規測試,結果如下。
這些免費膜在數據上,比網上能買到的所有膜都好。所以說,塑料膜就不要在網上買了,去官方網點随便貼,一個月一換都行。
出門和家人朋友逛街的同時,免費貼個膜,不香麼?
比起塑料膜,玻璃膜為了做彎,為了在曲面屏上實現更好的覆蓋,可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
玻璃膜貼膜更容易有氣泡,那幹脆把氣泡做到滿屏幕都是,反而就看不出來了,這就是邊膠玻璃膜方案。
由于隻有邊緣有膠,不需要顧慮其他區域的貼合,所以邊膠膜往往可以做到比較好的貼合性,也更容易去覆蓋整個屏幕,不容易出現縮小顯示區域的「吃邊」現象。
隻要十多元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曲面玻璃膜,貼起來也相對容易,心動麼?凡事禁不住琢磨,這邊膠膜中間沒有與屏幕貼合,不就相當于把你的手機變成了非全貼合大灰屏了嘛。
随便拿一張拼多多水凝膜,在觀感上都能輕松「吊打」邊膠膜。看着這諾基亞級别的大灰屏,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昧着良心向你推薦邊膠膜。
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基本款 iPad 的用戶,那就另當别論了。
真正體面的全膠膜相比之下,全膠膜觀感就要好得多,老老實實地用膠覆蓋整個屏幕的正面。不過沒了取巧的手段,為了變彎,全膠膜必須要實打實地在很多地方下功夫。
雖然和平面膜相比,曲面玻璃膜不過是彎了而已,但其實從具體的生産工藝和方案都進行了調整。
玻璃膜的結構很簡單,主要就是上層的玻璃和下層的膠。最原始的鋼化膜上面的玻璃是純平面的,那麼自然底下的膠也是純平面的,所以完全覆蓋一個純平的屏幕自然也沒什麼難度。
當 iPhone 之類的手機普及 2.5D 屏幕以後,為了做出全覆蓋的視覺效果和渾然一體的手感,保護膜廠商會将玻璃的邊緣進行熱彎等處理,再加上黑色或白色的絲印。
為什麼鋼化膜要加絲印,這其實就是因為比起純平屏幕,2.5D 屏幕變彎了。屏幕變彎,鋼化玻璃膜自然也得跟着彎。玻璃彎起來其實并非難事,玻璃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你随處可以見到彎曲的玻璃。真正難彎的,是玻璃底下那一層膠。
貼膜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是其實這個行業對上遊的話語權有限,同時也因為成本所限,沒有廠商會去要求上遊的膠廠去制作出曲面的膠,所以目前所有的廠商拿到的膠都是平面的。
這些底膠需要在鋼化膜的加工過程中附着在玻璃上。在彎的玻璃底下放上平面的膠,這意味着彎邊處的膠會出現更多的褶皺。
為了避免褶皺,廠商會讓膠的面積小于玻璃,外圍就會出現一圈未貼合導緻的「白邊」,時間久了,這圈白邊還有可能進灰。
為了解決白邊的問題,廠商想出的解決方案非常粗暴:「不解決,把它遮住就行了」。這就是上面所說絲印的來源了,手機的黑邊區反正也有那麼大,隻要絲印不太影響顯示區就行,還能順便遮一遮進灰。
反正給全覆蓋了,您也别管底下看起來好不好看了。
所以說這種有絲印的鋼化膜,某種程度上也能算是一種曲面膜,通過熱彎加絲印實現了真正的全覆蓋。那麼真正的曲面膜能通過這種方法實現全覆蓋嗎?目前行業給出的回答是:「不能」。
玻璃做彎依然不成問題,問題依然出在膠上。如果像做 2.5D 屏幕膜那樣,讓底膠避開彎的區域,那麼曲面膜的「白邊」将會大得誇張,同時因為彎的區域要用于顯示,也不能用絲印來遮掩。
如果我們無視行業常識,強行将平面膠,随着玻璃一起做一個大角度彎折,由于底膠本身是一種複合材料,有韌性和粘性,不僅會像雙面膠那樣起褶皺,而且還會因為韌性,反複在邊緣處翹起、「起白」。
我們手上有幾張非全覆蓋的塑料膜都會頻繁出現翹起的情況,更不用說做成全覆蓋的玻璃膜了。
就算目前的曲面膜都無法做到真正的全覆蓋,但是膜和膜之間還是有區别的。使用公差更小的玻璃、使用更厚更軟更粘的膠,都可以讓曲面玻璃膜的覆蓋面積更多一點。
所以對于曲面玻璃膜來說,成本更多地花在了加工方案而不是材料上。更好的材料也需要更好的工藝和更長的加工時長,反映到價格上就是一個字:「貴」。哪怕是最便宜的全膠曲面玻璃膜,不送貼膜神器的情況下都要賣三十多元。
在我們測試的多款全膠玻璃膜中,強度、輸油層、覆蓋率的測試裡,藍猩的表現最好,micimi 的強度稍弱,但性價比确實高,這兩款我們都推薦。
進階選擇——UV 膜
既然将膜做彎的最大阻礙就是底膠,我們幹脆将底膠去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用什麼來連接膜和屏幕?
少年,你做過美甲嗎?
各位女性朋友可能比我更清楚,在做美甲的時候使用的指甲油,裡面就含有光固化材料,原本是液體的指甲油經過紫外燈一照,就變成了固體,并且将表面裝飾和指甲粘在一起。
UV 膜也是同理,在玻璃膜和屏幕之間滴上液态的光敏膠水,膠水在附着力地作用下均勻地滲入到膜和屏之間的所有縫隙,再使用附帶的紫外線燈就可以将膠水迅速固化。
由于不用考慮固體底膠,UV 膜沒有黑邊,不遮顯示,整體面積也更大,邊緣也薄。而且為了降低貼膜難度,很多家都會附送一些貼膜工具。
聽起來非常完美,但可惜 UV 膜對操作的要求非常高,手機要盡量保持水平,膠水的使用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不小心膠水就會滲入邊框甚至屏幕,輕則按鍵手感變差,重則手機屏幕變色。
我們在測試的過程中,就有幾次不小心讓 UV 膠流過邊框。在盡力用工具進行清理後,膠水還是滲入了鎖屏鍵并固化,按鍵手感明顯發生了變化。
除了漏膠的風險,UV 膜還存在撕不下來的情況。
市面上使用的 UV 膠分為軟膠和硬膠兩種,硬膠的粘性較大,每一次撕膜對疏油層都是損害,等疏油層消耗得差不多之後,撕膜将變得非常困難。劣質的硬膠也有可能存在撕不下來的情況,我們在貼吧裡面就發現了不少因為撕 UV 膜而毀了屏幕的用戶。
更何況硬膠不環保,對身體也有潛在傷害。我們在走訪時聽到一句話:「鋼化膜廠裡 UV 膠水做得好不好,就要看生産師傅的手有沒有爛」,這說的就是生産師傅常年接觸 UV 膠,如果膠有毒性,就會出現皮膚受損的情況。
國内的三款 UV 膜中,8090 選用的軟膠方案相對環保,貼膜工具也最全,但邊緣會比較沾灰,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更穩妥些 ,可以說是現在完成度最高的方案。
尼紳在這個價位用的是硬膠,左、右、下都有三個棉條來預防進液,但貼的時候有的機型按鍵會被卡住,手機會自己重啟,不過對于揚聲器防水,玻璃邊緣刮手程度和平整度上和 8090 還有些差距。
鐵布衫的防進液,就靠的是一卷紙膠帶,固化用的紫外燈還得你手拿着,玻璃邊緣摸起來也很割手,映着光能發現玻璃的中間的不平,這些問題導緻鐵布衫貼起來是難上加難,你即便貼好了觀感手感也是最差的,所以并不推薦大家購買。
我們也在網上看到很多朋友推薦去「阿裡巴巴」批量買便宜的曲面膜和 UV 膠水自己貼,這當然能夠節省很多成本。
但是考慮到正規的品牌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附帶的工具也能大大降低風險,我們是堅決反對沒有經驗的朋友進行 DIY 操作的,對于動辄四五千的曲面屏手機來說,進膠的風險真的是難以承擔。
貼好的 UV 膜,體驗固然體驗冠絕群雄,但單單「貼好」這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道天塹了。
這一篇文章裡面,我們試圖向你講清楚為什麼曲面屏貼膜和平面不一樣,也嘗試着解釋曲面膜到底是如何做彎的。同時,我們也結合市面上各款曲面膜的具體參數,測試成績和貼膜難度,給出了我們的「先看曲面膜排行榜」。
從排行榜上看,現在銷量最高的邊膠玻璃膜和塑料膜排名倒數。看着這些比膜都貴的包裝,我在思考我們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如果你要貼塑料膜,就直接去售後免費貼吧,質量好、服務佳,還不用花冤枉錢。缺點就是要勤換,玩遊戲手感也不如玻璃膜。
貼上去效果最好的自然就是 UV 膜了,但能不能貼上就是個大問題。如果你有經驗,知道要如何預防進液,那麼最理想的選擇就是 8090。
我們其實更推薦沒有「祖傳貼膜手藝」的用戶選擇全膠膜,無論是頗具性價比的 micimi,還是有線下門店的藍猩,都是比較安心的選擇。
貼了上百張膜之後,我們真誠建議,隻是想給曲面屏貼個膜的朋友,去售後免費貼膜就夠了,有進階需求的朋友選我們推薦的這三款就行了。不得不說,曲面膜的價格确實要比 iPhone 貴上很多的。辦公室有同事聽聞 UV 膜的售價後,問了一個讓我們沉默的問題:「有這個錢,我為什麼不買碎屏險呢?」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也覺得曲面鋼化膜的價格太高了。我們在嘗試做的,就是幫助大家少走彎路,再盡可能給到你一個普通鋼化膜的價格。
但是對不起♀️,我們失敗了。
不過這期我們推薦的藍猩、micimi、8090,都為大家争取到了 20 元以上的優惠。
在「先看評測」的公衆号回複「曲面膜」,就可以獲取優惠鍊接。我們也為 iPhone 用戶找到了最新的優惠,回複「鋼化膜」即可獲得。
就像是多年前的平面鋼化膜那樣,曲面鋼化膜依然處于發展階段,離真正的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随着曲面屏下放到各價位的手機,需求提升、工藝成熟、價格降低,說不定過兩年我們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全包曲面鋼化膜了。
歡迎大家在微博、微信、B 站,Youtube 搜索「先看評測」關注我們,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