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知性”這個詞。比如“知性美”、“知性女人”,就常用來形容一種有文化有内涵的氣質。這種氣質既不那麼情緒沖動,又不是過于精明計較,而是能給人以成熟、溫和、聰慧、優雅的感覺,深受人們喜愛。
不過,從根源上說,“知性”這個詞還是來自哲學。而且,不同于在生活用語中的含義如此豐富含混,“知性”在哲學中是有清晰界定的。
知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間柏拉圖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在劃分人類知識時提到了知性。他把人類的知識分為想象、常識、科學和數學知識、哲學等四種,這四種知識又分别對應着人的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種認識能力。
從人類知識中劃分出想象和常識,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因為人們常常會把自己想象和信念的産物當作知識加以信奉,自以為是而難辨真假。做出這種劃分,讓我們更關注在想象和信念之上的可靠的知識。
在柏拉圖之後,亞裡士多德把整個認識可以分為感性、被動理性、主動理性。被動理性就是“知性”,它作為理性的分支,依附于感性,負責處理感性材料。
近代以來,最為清晰地界定知性的是康德。康德認為人具有三種先天的認識能力,分别是感性、知性和理性。
知性思維超越感性,但是它的層次又不同于嚴格意義上的理性。知性思維既可以被當作知識形态,也可以被當作思維過程的一個階段。作為認識辯證發展的一個必要的基本環節和相對的獨立階段,可以簡單地認為,知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間。
康德的知性概念考察人類的認識能力,作為認識的前提先确定我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本身,是康德哲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如果在沒有反省自己何以能夠認識事物之前就發表意見,斷言自己可以認識事物,這是缺乏根據的武斷。
康德認為,知識是由兩種成分結合成的:一是外來感覺的混亂質料,二是内心的有條理的形式。這就像把銀子溶液倒進模子才能形成銀元一樣。
感性與這些感覺質料直接聯系。空間和時間是兩種純粹的感性直觀形式,空間和時間加之于感性材料才有經驗對象産生。
知性則對經驗直觀進一步整理,使其具有規律性。而知性進行整理的方式是利用範疇。所以,感覺加上直觀形式,再加上範疇,就成了知性知識。
康德說:“知性不能直觀,感官不能思維。隻有當它們聯合起來時才能産生知識。”
具體而言,什麼是“知性”呢?“意識從其自身産生觀念的能力,認識的能動性,就應該叫知性。”
人為自然立法如果說感性是接受的能力,能夠接收到經由感官形成的素材,那麼知性則是把這些素材進行安排的能力,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
人們之所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在于把經驗直觀的材料納入範疇的框架中,才使它具有了規律性的聯系。
“太陽曬石頭,石頭熱了。”這僅僅是經驗直觀的材料。在這個經驗直觀的材料之上再加進因果性的知性範疇,才會形成“太陽曬熱了石頭”這樣的判斷。
在康德看來,因果性是人的内心的形式。以此類推,對于自然界來說,我們是立法者。
人為自然立法。人之所以看到這樣的世界,是因為看世界的人内心對世界作了這樣的規定。
人類認識能力有界限知性可以安排經驗直觀的材料,但是它的作用是局部的、有條件的,隻能在現象之間行使統一作用,不能超出現象。簡言之,知性的對象是現象界。
在知性之上的是理性。知性用範疇來整理統一感性的知識,而理性則用理念來整理統一知性的知識。
有三個理念:“靈魂”、“世界”和“上帝”。康德認為這些理念都屬于“自在之物”,人類的知性範疇是無法到達的。
知性是沒有矛盾的,但是,理性要試圖到達自在之物則不能避免矛盾。所以,理性思維方法是辯證的、矛盾的。而且這種矛盾不可解,叫做“二律背反”。這反映了人類認識能力的界限。
小結總結一下: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間的認識能力。它可以把感性材料以一定的範疇框架進行安排,從而形成知識。在知性之上,人類還以完全脫離感性經驗的理念來安排知識。但是,人類隻能認識現象界,一旦試圖認識“靈魂”、“世界”和“上帝”等現象背後的自在之物,就會陷入二律背反。
康德完成了認識論上的“哥白尼革命”,因為之前人們都是往外尋求知識,而是康德則指出其實是人自身的認識形式決定了知識。這是令人驚醒的一個極大的轉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