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導演胡枚拉來了4000萬的投資準備拍攝《漢武大帝》。那時候,漢武帝的人選是陳道明,可是陳道明卻另有檔期委婉謝絕了。不得已,導演卻慧眼識珠,選了個演員界的奇才“陳寶國”。
沒想到,臨到要開機的時候,陳寶國卻“耍起了大牌”,對着導演說了個離譜的要求:我還沒有進入角色,需要繼續閉關。
按理說,劇本都已經寫好了,及時進入角色本是一個演員最基本的修養,陳寶國也不是剛進圈子的熒幕新人,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其實,陳寶國的這番話既是對導演胡枚信任自己的一種回報,也是他對曆史的一種尊重。
漢武帝在曆史上可謂大名鼎鼎,曆來将漢武與秦皇相并稱,因此要想拍好漢武帝,固然需要外形上相契合,更需要有那種睥睨天下的霸氣。因此,在選擇陳寶國扮演漢武大帝時,胡枚是經曆過一陣深思熟慮的:
陳寶國是一個千面人,他可以像一個地痞一樣有痞氣,可以像一個悍匪一樣有匪氣,可以像一位帝王一樣有霸氣,還可以像一個儒生一樣有書生氣。
為了能領會曆史上漢武帝那種“寇可往,我亦可往”霸氣,陳寶國認識到用神情展現角色心理和氣質是極為重要的,便特地請導演給他批了半年的時間,讓他去查漢武帝的相關資料,盡可能理解漢武帝。
那些日子裡,陳寶國似乎從演藝圈裡退圈了,終日就是和曆史古籍為伴,不斷地了解漢武帝的生平,試圖揣摩這位偉大帝王的心理。然而,半年後,當導演找到陳寶國時,他卻抱歉地說道:
你再給我一點時間,我現在離那個漢武帝還太遠,我現在拍就是對他、對曆史的不尊重。
說起來,想必不少人還記得前些年的《大秦賦》吧?好好一個本該是最波瀾壯闊的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曆史,卻被硬生生拍成了“鹹陽愛情故事”。
但更早的《漢武大帝》卻不這樣,雖然是電視劇,但作為反映曆史的電視劇,導演胡枚卻覺得若漢武帝沒有拍好,那麼就算其他角色再出彩,那麼這部劇也還是毀了。不得已,胡枚隻好同意陳寶國的請求,讓他繼續閉關。
而陳寶國這一次閉關當真如苦行僧一般,一連閉關了21天,就在劇組安排的房間裡足不出戶,沒有吹風、沒有曬過太陽,整天就在房間裡琢磨。
後來,當陳寶國出山後,反而把胡枚吓壞了,整個人似乎都心力交瘁一般,差點就暈了過去。那時候,劇組裡的其他人回憶,陳寶國在拍完戲後往往一個人在房間裡徘徊,思考着如何把漢武帝演得更好。
恰如陳曉旭在扮演林黛玉中逐漸與角色合一,陳寶國也在扮演漢武帝中逐漸入了魔。那時候,本來《漢武大帝》準備拍到漠北之戰就殺青的,但陳寶國卻向導演和制片人提出:
若要展現一個完整的漢武帝,讓觀衆們更理解漢武帝,那就有必要展現漢武帝的晚年。
雖然那時候,劇組裡的其他人并不認可,但架不住陳寶國是男主角,也就隻能硬着頭皮同意了。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陳寶國将晚年的漢武帝演繹得堪稱是“爐火純青”。
大概是拍戲真的用了心神,陳寶國足足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才逐漸從漢武帝這個角色中走出來,他回憶其那段日子依然心生感慨:漢武帝太苦了,帝王其實并不好做。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陳寶國演繹的“漢武大帝”依然讓不少人津津樂道,他演出了漢武帝的那種睥睨天下的霸氣,也演出了帝王那種知心人難尋的孤寂。而不少觀衆更是直言,每次重溫《漢武大帝》都能感受到自己血脈裡那種心潮澎湃。
客觀地說,有這樣敬業的演員才是觀衆之福,若沒有陳寶國的演繹,我們又如何能夠以直觀的方式領略到曆史上的那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華夏民族之豪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