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

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2:36:06

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從小兵到大将,大冶市生态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馮光洪參加的執法行動不計其數,辦理的案件數不勝數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在環保執法一線戰鬥了28個年頭,“一腳水一腳泥”地踏出了一身深厚的執法功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身經百戰的執法)1

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改革方案

從小兵到大将,大冶市生态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馮光洪參加的執法行動不計其數,辦理的案件數不勝數。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在環保執法一線戰鬥了28個年頭,“一腳水一腳泥”地踏出了一身深厚的執法功底。

重任千鈞惟擔當。馮光洪先後榮獲“湖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個人”“黃石市生态環境保護百日攻堅大會戰先進個人”“大冶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号,并連續多年被評為生态環境系統優秀幹部。

從300個廢棄桶中找到證據

去年11月1日,馮光洪帶隊對大冶市某塑料包裝打包站進行現場巡查,發現該企業廠區周邊堆放了大量藍色廢棄塑料桶,且帶有刺鼻氣味。憑着多年的執法經驗和敏銳性,馮光洪判斷這些藍色塑料桶“身份”很可疑。

他多次詢問企業負責人,得到的回答要麼是“不知道”,要麼是“不清楚危害”,就連進貨渠道都是随意聯系的,現場存放的廢棄桶也查不出其它任何信息。面對這種“一問三不知”和查無所依的“三無産品”,案件一時陷入了兩難。

刺鼻的氣味、未知物質的危險、巨大的工作量、可能徒勞的結果,這些都沒有阻擋馮光洪查清塑料桶“真實身份”的決心。半天的時間、300多個廢棄桶、天寒地凍的天氣,馮光洪找到渾身被汗水浸透。終于,在其中一個桶内,他找到了一塊印有“氯甲酸氯甲酯”字樣的标牌,隻有半個手掌大小。

在他的堅持不懈下,塑料桶的生産廠商、存放物質、處置方式、銷貨渠道等都被查得清清楚楚。最終,該企業因“無危險廢物許可證,擅自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被處罰款,2名責任人被刑事拘留。

在生态環境執法上,馮光洪就是這樣一個執着又較真的人:為查清違法排污行為,他爬上煙囪查廢氣,挖地三尺探暗管;為破解新型環保違法難題,他學習研究無人機、暗管探測儀等高科技手段,還練就了一套“環保兵法”,總能讓違法企業無所遁形。

成功應對20多起環境突發事故

“大冶有色銅綠山銅鐵礦尾砂庫發生潰壩事故!”2017年3月12日淩晨兩點半,馮光洪接到緊急電話,來不及洗漱,他穿上衣服就沖出了家門,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馮光洪趕到現場時,天還沒亮,各方救援人員已陸續到達。了解清楚事故情況後,馮光洪立即有條不紊地安排隊員開展環境風險巡查。冒着大雨、頂着寒風,他走在最前頭,打着手電筒,帶着隊員們沿着尾砂庫外圍2公裡内開展排查,堅決不放過民房、農田、魚池以及其他外環境等任何一處有污染物滲漏的風險口。3個多小時的緊急行動,有效避免了次生環境災害的發生。

馮光洪憑着過人的應急應變能力,牢牢把控住了生态環境安全關。像這樣大大小小的突發環境安全事故,馮光洪處理過不下20起,逐漸成為處理環境安全應急事件的行家裡手。

2018年8月6日,一輛滿載脂肪酸的罐車在大廣高速大冶服務區發生側翻洩露,導緻周邊村灣池塘水體受到污染,嚴重威脅環境安全。接到險情後,馮光洪主動請纓,帶着應急執法和監測人員迅速抵達現場開展處置。

當天,室外溫度接近40℃,高速公路上,烈日灼烤着柏油路,熱浪滾滾。馮光洪果斷作出處置決定,一邊把一袋袋沉甸甸的燒堿運送到處置現場,一邊指導油罐車轉運剩餘脂肪酸、聯系吸污車清理被污染的池塘水。

兩天一夜下來,馮光洪熱得全身發癢,忙得汗流浃背,熏得眼淚直流,忘了喝水、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卻始終不忘環境安全、人民無恙。

辦事有擔當,重任肩可挑。無論是尾礦庫潰壩、危廢洩露還是除塵器破裂、罐車側翻,每一次危急關頭,馮光洪始終沖鋒在前,顧不上毒煙、酸水、惡臭、深井等惡劣環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處置。

傾情相助的“店小二”

在服務企業方面,馮光洪用實際行動真正踐行了“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

為幫助企業纾困解難,他傾囊相授,幫助找問題,挖根源,想對策,指導企業改進落後環保設施、規範管理固廢、合法處置危廢,并積極宣傳環保法律法規,送法入企、送技入企。鋁型材幫扶、排污許可幫扶、危廢處置幫扶……每一次服務企業專項幫扶行動都有馮光洪的身影。

“好刀用在刀刃上,勁要使得恰到好處。”這是馮光洪幫扶企業始終堅持的原則,他認為對企業的幫助要結合企業的需要和實際。為此,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幫扶技巧——邊執法邊幫扶,既當監察員也當服務員,走進車間看運營問産能,深入治污一線查設備助整改,與監管對象交朋友通心境,知其意,解其難,纾其困。

2021年,大冶市某紡織企業因“未批先建”,被依法處罰罰款。馮光洪在了解這一情況後,主動上門幫扶指導企業按照生産項目、産品種類等重新編制環評報告書,并多次聯系對接黃石市生态環境局和環評編制單位,問政策、尋對策,為企業建構起溝通的橋梁,指導企業完成技術改造升級。

同時,針對該企業法律薄弱環節,他積極組織專業人員到企業開展法律講座,向企業管理人員宣傳普及環保法律法規,提醒企業規避法律風險。他的一次暖心舉動,為企業解決了困擾半年之久的難題,真正做到了“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28年時光荏苒,唯一不變的,是馮光洪對環保事業的那份熱愛與忠誠、對執法工作的那份執着與堅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毛飛)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