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扶貧路上的橄榄綠

扶貧路上的橄榄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23:45:51

扶貧路上的橄榄綠?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贛州市于都縣新陂鄉廟背村、上饒市餘幹縣楓港鄉白家圩村,它們是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普通的村莊2012年以來,方大特鋼因一份特殊的使命和情結,與這三個村莊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扶貧路上的橄榄綠?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扶貧路上的橄榄綠(紅土地的九年扶貧路)1

扶貧路上的橄榄綠

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贛州市于都縣新陂鄉廟背村、上饒市餘幹縣楓港鄉白家圩村,它們是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普通的村莊。2012年以來,方大特鋼因一份特殊的使命和情結,與這三個村莊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鋼鐵人進村扶貧

武陽鎮地處瑞金西南部,由于自然、曆史等多重因素影響,蘇區時期為蘇區政權建立提供堅強保障的“糧倉”發展相對滞後、基礎設施薄弱、當地的百姓僅僅能“吃飽”。

如何幫扶老區振興發展,如何帶領老區人民脫貧緻富、走向幸福生活?一直是黨中央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關心的問題。2012年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為贛南這片紅土地送來了實實在在的好政策;江西省決定每個縣有一個省級領導定點扶貧、一個有實力的省直部門幫助扶貧、一個重點企業參與扶貧,大力實施扶貧攻堅戰,支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特别是扶持中央蘇區縣加快脫貧。

2012年方大特鋼定點幫扶國家“十二五”貧困村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扶貧辦公室,派人員駐村扶貧。

摸“貧脈”、拔“貧根”,三年中方大特鋼精準發力——

多渠道幫助争取約1500萬元資金,改善村民的住房及環境;協助村委組建了糧食、金銀花等6個合作社,幫助村裡發展有特色、可持續的農業産業化經濟。而且,捐資73萬餘元用于村小學的校舍改造及設施添置,将曾經的“一個舊的四合小院,簡陋窄小,全校12名教師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裡辦公,一遇暴雨房頂就會漏雨,室外下大雨,教室下小雨,有時雨水甚至會倒灌進教室”的石闊小學,建設成教師、孩子引以為自豪的方大石闊村小學:“我們的學校是瑞金市建得最好的鄉村小學,有寬闊的操場、整潔的校舍、嶄新的桌椅,校園環境真美”。

石闊村村民陳香洋過去一直就想從事電焊工種,可投師無門。方大特鋼與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結對幫扶聯系點,讓他不但圓了從事“電焊工”的夢想,而且因為有了技術,開辦了鋁合金門窗制作店,找到了一條脫貧緻富之路。類似陳香洋的村民還有4、5戶,獲得特種職業操作證9本,有的村民還通過培訓拿到了電焊、電工雙證。

“輸血”又“造血”,“扶志”又“扶智”。三年後,昔日貧窮落後的山村成功脫貧緻富,村裡變得幹淨整潔了,家家都住上了幹淨、明亮、氣派的樓房。方大特鋼因此連續三年被江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為“幫扶貧困村工作先進單位”。

扶貧攻堅再接力

贛州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贛州大多數縣屬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覆蓋面較大。據2015年統計,全市970萬人口中,農村貧困人口仍有70萬人,所轄18個縣市中,有11個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被列為國家“十三五”貧困村的贛州市于都縣新陂鄉廟背村,山地面積是耕地面積的兩倍多,主要農作物隻有水稻、花生、臍橙等,村民們養殖豬、牛、雞、鴨等,但基礎設施薄弱,農田灌溉設施欠缺,隻能“靠天收谷”;全村507戶2073人,貧困人口達85戶349人,因病因殘緻貧的有193人。脫貧任務十分艱巨,村幹部和村民們對脫貧一開始都底氣不足。

扶貧書記帶着村幹部和貧困戶代表到上一輪扶貧點——石闊村去考察學習,幫他們找到脫貧“摘帽”的信心和方法;開展油茶、油菜、養殖等種養技術培訓,并建立藏書 1000 冊的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引導貧困戶學技術,增強貧困戶自主創收的能力;與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結對幫扶聯系點,解決低收入家庭子女讀書難題,讓村裡的年輕人學到擺脫貧困的本領和技術;仔仔細細做好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摸底登記,盡力把貧困群衆“保起來”,并為村級建設争取到一筆又一筆資金……

2015年夏天,南方持續高溫幹旱天氣。廟背村受此天氣影響,造成7、8月份水稻“雙搶”時嚴重缺水,水稻受災面積達800畝,受災農戶430戶。而往年遇到幹旱天氣,也曾因有水利渠但沒有水源,農民隻能“靠天收谷”。對此,方大特鋼組織專業人員實地調研考察和論證,在政府撥付了50萬元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再捐資15萬元,幫助村裡修水利渠,實施雙江河水利渠引水項目。項目實施後,徹底解決了農田水稻幹旱灌溉問題,高标準農田建設也獲得了豐收。

脫貧摘帽關鍵在産業發展,隻有産業發展了貧困戶脫貧才有盼頭。于是,廟背村成立合作社,發展“一村一品”産業,土地流轉500畝後種植蔬菜。後來,又創建贛南七星中藥材産業基地,采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發展中藥材種植産業,僅一期工程年産值就可達500萬元,帶動周邊貧困戶年均增收約5000元。

又是一個三年。廟背村危舊土坯房、道路交通、安全飲水等突出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村民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廟背村貧困戶黃榮貞,通過政府貼息貸款,種植了150餘畝的油茶和臍橙也喜獲豐收。大家都開心地說:“有了黨的好政策,有了帶頭人,我們不會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了!”

第三張扶貧成績單

濕地公園,住着四隻絢麗多彩的孔雀,它們或發出陣陣祥鳴,或悠哉地閑庭信步,成為生态森林旅遊式工廠又一新的景緻。

這四隻孔雀均來自定點扶貧村——江西省上饒市餘幹縣楓港鄉白家圩村,村民們以贈送自己養殖的孔雀,對帶領村民脫貧緻富表示感恩。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作出關于同意會昌縣等10個縣(區)脫貧退出的批複,上饒市餘幹縣位列其中。

楓港鄉白家圩村下轄10個村小組,農業人口1236戶4924人,其中貧困戶254戶913人。這個村貧困人口數占全鄉 20多個行政村的八分之一,是全鄉貧困戶最多的村,也是脫貧攻堅最艱難的村。雖然,村裡人在努力脫貧,但直到2017年該村脫貧攻堅工作仍在全省排名倒數第一。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已幫扶石闊村和廟背村等兩個貧困村脫貧。2018年,“接單”白家圩村,努力為該村挖掉“貧根”提供科學系統的幫扶。馬錦彪再次出征,到白家圩村實施駐村扶貧,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脫貧緻富“好方子”運用到白家圩村。

白家圩村是一個有 10個自然村的大村,村與村之間最遠相距 3、4公裡。馬錦彪帶領村幹部們放棄休息時間,每天來回穿梭在各自然村和各貧困戶之間,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宣講到位,把建檔立卡資料收集齊全、核對到位,把每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熟記于心。

“村裡的危房得拆除”“村民們的廁所需要改為水沖式”“得為村裡安裝自來水”“白家圩劉家村小組還需要一個村民活動中心”……他們将貧困戶家的點點細節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付諸于改善的行動中。

為該村資助8.6萬元,改造廁所,資助172戶村民完成廁所改造,幫助村民改善生活居住環境。并且,每個自然村都聘請一名保潔員,負責整個自然村的衛生打掃、垃圾收集等工作,确保環境衛生達标。

“改造完後,廁所不再臭烘烘的了!”村民劉大爺高興地說。

為拓展貧困戶的生财渠道,增加貧困戶自身的“造血”功能,方大特鋼積極調動貧困群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激勵貧困家庭戶戶有産業、人人有幹勁。

2018年,白家圩村成立“華惠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50戶貧困戶貸款15萬元,在徐家村小組山邊搭建4000餘平方米的廠棚養殖孔雀。身殘志堅的村民何小平,養殖的肉雞購買訂單不斷。徐文高的60畝魚塘裡魚兒雀躍,池塘邊的5000隻鴨子羽翼已豐。村民們正用勤勞的雙手在田塊成型的“開心農場”,按照自己心中的藍圖,打造幸福生活。

悠悠信江邊,美麗而甯靜的村落,花木如洗,萬物清新,村民們新建的一幢幢民居整齊地排列開來。在白家圩村的扶貧工作中,上交了一張靓麗的成績單——楓港鄉“零問題”脫貧,脫貧成績在全縣排名第一,扭轉2017年白家圩村在全省脫貧工作排名倒數第一的局面。

村裡養的藍孔雀長大了,原本計劃年盈利50萬元以上,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計劃。“我們已将孔雀養殖轉型為野雞養殖,目前已養3000多隻野雞,其中母雞100多隻。”馬錦彪清楚身上的重擔。

三個村莊,九年時間,在脫貧攻堅戰中堅持“扶智扶志”“造血式”扶貧,以系列“組合拳”使得定點幫扶的貧困村全面脫貧“摘帽”,讓村莊煥發出蓬勃生機。(羅霞)

來源: 新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