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京的朋友這樣說——
當下,國家、省、市、縣四級投資集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文投、旅投、國投、交投、水投、建投,等等,還有諸多民營投資企業,仿佛一夜之間全都瞄準了文旅、康養類地産項目,而真正規劃好的、落地的、盈利的卻寥落星辰。此話一點也不虛,看看你我身邊的城市,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投資者未必眼裡都有一顆準星兒。
有幾種現象,極不正常,既不符合國家供給側改革,也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
一是景區太多了,優質景區太少了
二是标準化景區太多了,特色化景區太少了
三是大衆化産品太多了,個性化産品太少了
四是投資額度太高了,運營水平太低了
五是地産分量太大了,旅遊吸引核太小了
六是市長定位太多了,市場定位太少了
七是規劃文本太多了,落地案例太少了
八是同質化複制産品太多了,特色化創新産品太少了
九是低質觀光類産品太多了,高質休閑度假類産品太少了
十是部分企業霸占資源太多了,市場化和創意性産品開發太少了。
當下最要緊的不是投資,而是運營。
新思維贅述幾句:資源不是産品,
産品需要立足市場、融入創意、量身定制;
大投資未必有大收益,内容和特色才是第一位的,鄉村旅遊壓根就不需要大投資;
文旅項目必須從市場運營角度倒推産品,資源是次要的,精準定位市場和産品才是最重要的;運營重要,隻是相對于投資而言,但比運營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市場特定區域和消費特定人群基礎上的特質化産品。
她說的現象是存在的,鄉村振興,必需要真抓實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