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打個飽嗝,會給人帶來酒足飯飽的“幸福感”;喝了刺激性飲料,有時會忍不住打個嗝,無須特殊處理不一會兒便會自然消失。在很多人看來,打嗝沒有什麼現實功能,隻是一種生理反應,因此不會特别在意。然而,如果一段時間總是打嗝,這恐怕就不是噎口饅頭喝口醋那麼簡單了~~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預警征兆。
打嗝非小事
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是由于胸、腹腔之間的膈肌受刺激後收縮引起的。打嗝可分為嗳氣和呃逆兩種。嗳氣的嗝聲尾音較長,一般一次就打一個,而呃逆的嗝聲短而促,往往是連着打好幾個。
不管嗳氣還是呃逆都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的。如果嗳氣伴有燒心、反酸、脹痛、黑色的大便等,就可能是病理性的,需盡早去消化科就診。呃逆常常突然發作,多因内髒平滑肌痙攣引起,多為功能性異常。
此外,打嗝還可能提示中樞神經出了問題。人體有個呃逆中樞,打不打嗝由它來控制。如果打嗝并伴有神經系統的症狀,如:行動不穩、言語障礙、惡心、嘔吐等現象,就要警惕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要立即就診。
打嗝傳遞的疾病信号
1,胃酸反流
腸胃脹氣和燒心會刺激膈肌,這是導緻頑固性打嗝的一個主要原因。好消息是治愈這些腸胃毛病,打嗝也會随之消失。
因此,如果打嗝無法自行停止,同時還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那就應該去找醫生進行診治。
2,神經損傷
膈肌痙攣很可能同迷走神經損傷存在關聯,不管是暫時性的或是永久性的,比如腫瘤或外傷造成的神經損傷。
任何因素導緻頸、喉、胸以及腹部等部位迷走神經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煩人的頑固性打嗝就可能發生。
3,中風
打嗝甚至可能是身體發出的中風預警信号。專家們尚未完全弄清其中的内在聯系,不過一種特定類型的腦卒中同打嗝緊密相關。發生在後腦部位的中風,容易引起頑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見。
如果打嗝的同時,還常常伴有身體麻木、胸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而患者本人甚至注意不到除打嗝外的其他症狀,應懷疑是中風,及時到醫院診治。
4,腎功能變差
如果一個人的腎功能緩慢變差,腎髒無法及時将體内有害的廢物及時排出,會導緻有害物在體内累積。
腎髒剛開始出問題時人體通常沒有什麼感覺。随着體内有害廢物越積越多,會令膈肌和迷走神經不舒适,則導緻頻繁打嗝,這也是腎功能變差的征兆之一。
如果同時伴有肌肉抽搐、極度口渴、皮膚日漸蒼白,則情況更糟。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一些腎衰病人在開始透析前打嗝很頻繁,但開始腎透析後這種情況就逐漸消失了。
5,贲門癌
贲門位于食管和胃的連接處,進食時開放,吃完後關閉,以保證胃内食物不會反流到食管。由贲門癌引起的打嗝有以下兩大特征。
①不會因為吃得過多或過飽出現,并且反複、頻繁打嗝,且不易停止;
②由于贲門癌多由下部食道發生,使本來已經很狹窄的贲門更狹窄,食物通過時會有幹燥緊縮感、疼痛、梗塞感,像有東西永遠咽不完,而吞較硬的食物時,覺得好像“咚”一聲直接掉裡胃裡,尤其是喝熱水或冷飲的時候更敏感。
此外,由贲門癌引起的打嗝,還同時伴有進食不爽快、劍突下疼痛等。
止嗝妙招
據統計,每個人平均每年要打3—5次嗝。偶然性的打嗝雖然不是病,但止不住卻可能令打嗝者當衆出醜,讓人十分煩惱。
醫學專家們給出了治療打嗝的兩個原則:對引起打嗝的迷走神經,用另一種感覺去幹涉它的活動;用幹擾呼吸的方法,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食糖法:中醫認為,打嗝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節,胃氣上逆,膈肌痙攣引起的。白糖能補中緩急,有治療胃氣不和的功效。
取白糖50~100克,分2~4次放入口中含化,半小時内禁止攝入其他食物和水。但此法糖尿病及糖耐量異常者慎用。
掩耳法:用手指堵住耳朵,從而抑制迷走神經末梢的活動,停止打嗝。
喝水法:連續喝下幾口溫開水止嗝,胃部離膈肌較近,從内部溫暖膈肌,有緩解膈肌痙攣的作用。
拉舌法:伸出舌頭,努力向外探出。
撓癢法:用棉簽撓嘴巴頂部的軟腭部分,感覺到發癢就行了。如果你是個怕癢的人,那讓人撓其他怕癢的地方,也有止嗝功效。
屏息法: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盡可能長時間地屏住呼吸。
紙袋法:如果憋氣讓你不舒服,那麼可以拿一個信封或一個紙袋罩住口鼻呼吸,這也能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讓身體忘記打嗝。
掐手腕法:手腕處有一個止嘔止嗝的内關穴(腕關節掌側,腕橫紋正中上兩拇指寬處)。按壓時,掐住一隻手的手腕,力量先輕後重,大約10秒鐘左右即可。
另外,要防止打嗝,平時最好在吃上也要注意。别吃太快,别吃太多,打嗝實際是身體提醒你給它留出消化的時間;也盡量少吃辛辣,免得刺激腸胃。最後,少飲酒,酒不僅有刺激性,而且猛灌一口酒往往也是引發打嗝的“元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