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一直是中國人眼中的“補血神器”。
大姨媽來訪時,沖上一杯濃濃的紅糖,好像整個小腹都舒服了。
不過,紅糖的養生功效,你可能信錯了!紅糖喝太多,達不到“補血”的功效,反而容易增肥。《生命時報》采訪營養專家,一次把紅糖養生的真相說明白。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紅糖裡的花樣多記者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大型超市,發現貨架上紅糖産品的數量達到了20款。
除了最常見的原味紅糖,還有阿膠紅糖、姜汁紅糖、紅棗紅糖、益母紅糖、玫瑰紅糖等“花樣紅糖”。
紅糖一般是甘蔗汁經過濾等處理,高溫加熱濃縮而成的粗糖制品。在長時間熬煮糖汁的過程中,由于發生了美拉德反應,糖汁的顔色逐漸變紅變深并散發出香氣。
而紅糖是在傳統紅糖的基礎上,添加了一定量具有保健功效的動植物輔料。
因此,這些紅糖的營養成分也大同小異。
“純正蔗香”“純淨無雜質”“含有鐵元素”“補血排毒”“緩解經期疼痛”“喝出好氣色”……這是紅糖經常使用的宣傳語。
細細梳理紅糖的成分,你會發現這些作用其實被誇大了。
微量元素
微乎其微
紅糖的主要成分是糖,即使含有一些白糖不具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和其他天然食物相比卻是微乎其微。
補鐵
輸給動物食品
紅糖的鐵含量,大約是2毫克/100克,一個健康成年女性每天需鐵20毫克。用紅糖補鐵,每天得吃1000克!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屬于二價鐵,不僅鐵含量高,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補鐵,不如多吃點動物血、動物肝髒、動物腎髒和紅肉。
緩解痛經
姜汁不夠濃
生姜緩解痛經的作用雖然有文獻證明,但前提是量必須夠大,而且在月經前一周開始用。然而姜汁紅糖中,生姜的添加量幾乎都在3.5%以下。
感覺痛經減輕,其實是種“心理安慰”
為什麼有人感覺喝紅糖水能緩解痛經呢?
紅糖水可以偶爾喝上一杯,但不要過分迷信其保健效果而每天飲用。以免補血不成,反而長胖。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一般一杯紅糖水含有20克左右的糖,不會超過限量。
考慮到日常食用的其他食物也添加糖,比如果味酸奶、餅幹、蛋糕等甜點,喝了紅糖水要減少其他含糖食物的攝入。
本期編輯:張傑 本文作者:本報實習記者 楊藝涵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