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有沒有關注一個熱點話題
電價或許要改革了?!
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甯雅秋建議,取消現行階梯電價和階梯氣價政策,或根據全國城鄉居民用電用氣情況逐年動态調整用電用氣基數,縮小地區差異,“截至目前,我國的階梯電價政策已經運行了10年之久,現行政策已經不适應城鄉居民需求,應當取消或是優化完善。”甯雅秋還表示,經過近十年的運行,階梯電價政策已經完成培養居民節約用電習慣的曆史使命,已嚴重不适應當前城鄉居民用電需求,嚴重影響城鄉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建議取消現行的階梯電價政策,把自由用電的權利交還給城鄉居民,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
這可是關系民生的大事!
此話題一出
熱心的網友們立即“沸騰”了
網友衆說紛纭吐槽不斷
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你支持哪種觀點呢?
别急站隊!
咱先看看到底什麼是階梯電價
什麼是階梯電價
階梯式電價是階梯式遞增電價或階梯式累進電價,戶均用電量被設置為若幹個階梯分段或分檔次定價計算費用。
這是從2012年7月1日在全國範圍内正式實施的政策,說起來好處,一方面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别定價,提高用電效率。
言簡意赅的說就是:
你家如果用電量超标,電價越高!
對此,甚至還有網友調侃道
無論取不取消階梯電價,都應該降價!
對此國資委表示:
看完上圖之後有何感觸?
言外之意,降價?……
算了,咱們本文還是讨論一下階梯電價吧
外省不表
咱們直接看看北京的電價情況
第一檔是基本用電,第二檔是正常用電,第三檔是高質量用電,第一檔電量按照覆蓋80%居民的用電量來确定,第二檔電量按照覆蓋95%的居民家庭用電來确定。第一檔電價保持穩定,不做調整,第二檔電價提價幅度不低于每度0.05元,第三檔電價提高0.3元。
階梯電量算法:
1、按月算:用電量超過每檔分檔電量标準後,超過部分按照各分檔标準收費。
2、按年算:全年電量累計計算,超過12個月該檔位用電量總和後,按照升階檔位價格計算收費。次年重新累計計算。
另外,2021年,咱北京市對階梯電價政策進行了調整,對實行“一戶一表”居民階梯電價的6人(含)以上多人口家庭,給予階梯電價分檔電量每月增加100度的優惠。
再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專家分析
有專家認為,目前的階梯電價政策,不僅有必要逐年動态調整用電基數,縮小地區差異,還有必要按照家庭人口精準施策。這樣才能切實為家庭降低電費,有利于改善民生。
價格改革真正的目的旨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産業轉型的經濟政策,建立一套更能反映市場運行規則的價格改革機制。如果沒有有效的價格競争市場,價格不能真正反映市場成本和供需,價格改革将困難重重。
電價問題不僅關乎老百姓生活,從國家層面講,去年1月2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也公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做出了政策指引,如下:
從政策上不難看出,完善電價傳導機制,鼓勵發展清潔能源,降低用電成本的意願。
畫外音:
從咱老百姓生活上講
就是少用煤、多用電
最好都用太陽能呗~
小興引據《中國能源網》的數據了解到: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上漲,電價随之水漲船高(PS:火力發電仍是我國發電大頭)。火力發電廠發電越多賠錢越多。每發一度電要虧損甚至一毛錢,導緻發電意願下滑。然而用電需求卻在增加。
這就意味着矛盾點來了
一方面用電量增加,一方面煤炭發電意願減少,這就導緻電價随之推高,甚至出現斷電情況。
因此,階梯電價政策是從消費端着手調節資源配置。從電力供應端來看,完善價格傳導機制也很必要。如果電價擁有有效的傳導機制,将會提高供電企業發電意願,減少高峰時刻用電,大幅緩解供電壓力。
但這也是目前階梯電價主攻課題,即如何在供不應求時,在高電價影響下,用戶減少不必要用電,在供電充足時,利用低電價刺激用戶消費,從而達到發用電供需的實時平衡。總結六個字:如何才能完善!
上面這個問題
對于小興來說有點超難了
就留給專家解決吧!
一下子取消階梯電價不現實
這事确實需要一步步來規劃
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生活的需要
用電現在很多都是老百姓的剛需
是不是能先調整下年度用電量呢?
我覺得這事吧,可以考慮
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來源:國資委、北京發改委、中新網、中國能源網、邯鄲之聲、百姓呼聲,愛我大興社區網綜合整理
|編輯排版:昊昊、唐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系我們
|說明:本文由愛我大興編輯整理,轉載或摘編請注明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