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

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5:12

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藝術從事于真實的事物,即意識的絕對對象,所以它也屬于心靈的絕對領域,因此它在内容上和專門意義的宗教以及和哲學都處在同一基礎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美學第一卷藝術美的理念或理想)1

從藝術美學的角度賞析

第一卷序論二、藝術對宗教與哲學的關系

*藝術從事于真實的事物,即意識的絕對對象,所以它也屬于心靈的絕對領域,因此它在内容上和專門意義的宗教以及和哲學都處在同一基礎上。

*絕對心靈的這三個領域的分别隻能從它們使對象,即絕對,呈現于意識的形式上見出。(“絕對”的概念,我查了網絡上一些說明,在黑格爾的哲學裡,“絕對”等同于“神”的意味,有三位一體的内涵。“絕對在《邏輯學》中是對應上帝這個說法的,這個是沒有什麼異議的。但更深的一點大家都一般給忽視了,就是這個絕對既然是上帝,就是“三位一體”式的存在。絕對也存在一個“三位一體”式的概念。我認為分别是“絕對自己”,“絕對自身”,“絕對”這個概念(理念)。”(摘自,知乎,純思的文章《什麼是黑格爾〈邏輯學〉中的“絕對”》,這篇文章後面還有很多對這三個概念的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來看看,我這裡就不摘錄了。)其實西方哲學中經常提到的“上帝”并不是我們以為的宗教中的“上帝”,而是哲學意義上的第一因,世界的本源,康德的物自體等等這些概念的一種集合體,很有點《道德經》中道的味道,但是又不一樣,他們說的“上帝”“神”是唯心的,而道家中的“道”是唯物的,這應該是他們本質上的區别之一。)

*這些形式的分别伏源于絕對心靈這概念本身。

*心靈就其為真正的心靈而言,是自在自為的(關于“自在自為”的概念,可以參閱知乎,純思的《黑格爾《邏輯學》基本概念——“自為”》,這是一個邏輯推導的過程,不方便全摘錄過來。)因此它不是一種和客觀世界對立的抽象的東西,而是就在這客觀世界之内,在有限心靈中提醒一切物的本質;(書中注釋:這一句話,英譯本為“回想起的出現形狀”;俄譯本為:“再造,再現“,均不易解。)它是自己認識到自己的本質的那種有限事物,因此它本身也就是本質的和絕對的有限事物。

*下面是對這種認識的闡述,分為三個層次:1、第一種形式是一種直接的也就是感性的認識。一種對感性客觀事物本身的形式形狀的認識,在這種認識裡絕對理念成為觀照感受的對象。2、第二種形式是想象(或表象)的意識。3、第三種形式是絕對心靈的自由思考

(一)感性觀照的形式是藝術的特征*藝術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實呈現于意識。(這個“真實”的概念困擾了我很久,差點讀不下去了,查到前面68頁的注釋才發現,這個概念需要在這一節後面的内容裡面解讀。)

*概念與個别現象的統一才是美的本質和通過藝術所進行的美的創造的本質。

*藝術既以真實,即心靈,為其特有的對象,它就不能通過個别的自然事物本身,如日、月、地、星之類,來産生對這對象的觀照。(因為這些是自然生成的,沒有蘊含人的意識在其中,也就是後文說的,沒有産生對心靈性事物的觀照。)這些事物當然是感性的存在,但也隻是孤立的感性的存在,單靠它們本身還不能産生對心靈性事物的觀照。

*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

*隻要藝術達到了最高度的完善,它所創造的形象對真理内容就是适合的,見出本質的。

*(在希臘神話中)藝術創造裡,那些詩人隻能用這種藝術和詩的形式把他們心裡醞釀的東西表達出來。(古希臘藝術就是希臘人想象神和認識真理的最高形式。藝術家們替希臘民族建立了關于神的事迹、生活和影響的明确觀念,因此也就是替他們建立了明确的宗教内容。(這裡是摘錄的書中原文))

*藝術作為心靈的最高旨趣的本來真正的地位就是如此。(宗教與藝術的關系,就是反映在宗教的創造上,指就希臘神話這個層次的神而言。)

*藝術存在局限性。

*存在超過以藝術方式去了解和表現絕對的一個階段。

*現在已不再把藝術看作體現真實的最高方式。

*人類的思想,早期反對藝術,……每個民族文化的進展一般都要達到藝術指向它本身以外的一個時期。例如基督教的曆史因素,如基督的複活,他的生和死之類,都提供藝術,特别是繪畫,以無數形象化的機會。知識與探讨的欲望以及對内在心靈性的要求促進了宗教改革,于是宗教表現就離開了感性因素而回到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後于藝術的階段就在于心靈感到一種需要,要把它自己的内心生活看作體現真實真正形式,隻有在這種形式裡才找到滿足。(真實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核心的概念。)

*心靈就需要擺脫客體性相而轉回到它的内心生活。藝術的形式已經不是心靈的最高需要了。此時,我們盡管覺得希臘神像還很優美,天父、基礎督和瑪利亞在藝術裡也表現得很莊嚴完善,倡這都是徒然的,我們不再屈膝膜拜了。(那麼怎麼理解這種心靈的最高需要呢?)

(二)最接近藝術而比藝術高一級的領域就是宗教。

*宗教的意識形式是觀念。

*因為絕對離開藝術的客體性相而轉到主體的内心生活,以主體方式呈現于觀念,所以心胸和情緒,即内在的主體性,就成為基本要素了。

*藝術轉向宗教的過程:藝術隻是宗教意識的一個方面。換句話說,如果藝術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實,即心靈(真實即心靈?但是真實也就是理念啊?為什麼真實即心靈?),成為對象,把絕對的這種形式作為适合它的形式,那麼,宗教就在這上面加上虔誠态度,即内心生活所特有的對絕對對象的态度。就藝術本身來說,它和這種虔誠态度是不相幹的。

*虔誠态度是教衆崇拜的最純粹最内在最主體的形式,在迷種崇拜裡客體性相好象被食消化了,客體性相的内容脫離了客體性相本身而變成了心胸情緒所特有的東西。

(總之一句話,宗教這所以高于藝術,就在于宗教引起的虔誠情緒,使藝術形象脫離了客觀性相,轉變為純主觀的心胸及情緒,也就是純主體性的内容。)

(三)絕對心靈的第三種形式就是哲學

*情緒與觀念的虔誠還不是内在生活的最高形式。

*我們必須把自由思考作這種最純粹的知識形式,哲學用這種自由思考把宗教同樣的内容提供給意識,因而成為一種最富于心靈性的修養,用思考去掌握和理解原來在宗教裡隻是主體情感和觀念的内容。

*藝術和宗這兩方面在哲學裡統一起來了。

一方面,哲學有藝術的客體性相,固然已經把它的外在的感性因素抛開,倡在抛開之前,它已把這種感性因素轉化為最高形式的客觀事物,即轉化為思想的形式

另一方面,哲學有宗教的主體性,不過這種主體性經過淨化,變成思考的主體性了。

思考一方面是最内在最真實的主體性,而另一方面真正的思想,即理念,也是最實在最客體的普遍性(思想本身也是思考的對象,是思考的客體),這隻有在思考本身以内并用思考的形式才能掌握住。

意識的感性形式對于人類是最早的,所以較早階段的宗教一種藝術及其感性現的宗教。(比如希臘神話)

*隻有在心靈的宗教裡,神才以比較高的适合思考的方式被理解為心靈。(神成為一種理念性的抽象概念。)

*由此可知,用感性形式來表現真理,還不是真正适合心靈的表現方式。(書中注釋:在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裡,最高真理、絕對和神都是一回事。人類認識最高真理有一個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采取三種方式。最初級的方式是藝術,它以感性形象顯現真理。較高一級的方式是宗教,它的側重點由藝術所側重的客體感性形象轉到膜拜者的主體虔誠心情。宗教是對藝術的否定,到了最高級的認識方式,即哲學,又否定了宗教側重主體意識的片面性,以自由思考把主體與客體、感性與理性都統一起來,才真正認識到理念。黑格爾認識到曆史發展的重要性,倡他所認識到的發展就到哲學為止,特别是到他自己的哲學為止,他沒有看到藝術還有多大的前途,認識到了現代,“藝術的形式已不複是心靈的最高需要了”,我們對過去優美藝術作品已“不再屈膝膜拜了”,這就否定了他自己所強調的發展觀點了,因為發展終有止境。我自己理解,注釋的意思就是黑格爾自己的理論中存在矛盾,認為藝術的發展存在止境,而事實上藝術仍然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

我讀這一節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真實”?隻有了解了什麼是真實,才能知道藝術投射到意識當中的是什麼。

《美學》第一卷第68頁的注釋裡面是這樣說的:概念本身就含有體現它的實際客觀存在,單是概念還隻是抽象的普遍性,個别客觀存在也還是抽象的特殊性,二者統一才成為含有普遍性的具體特殊事物,即否定了原來的抽象的片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卻又在較高階段保存了雙方的本質。(這裡應該就是“合”的意味了)

這才是真實,才是理念。

這個過程第一步是否定,即事實本身的對立面否定事物本身的片面性;第二步是否定的否定,即雙方統一又否定了對立面的片面性,“理”體現于“事”,“事”表現了“理”,相反相成。黑格爾把這否定過程稱為含有“棄”與“揚”兩層意思,“棄”是否定,“揚”是否定的否定,即“自肯定”。黑格爾又把這過程分為正(事物本身)、反(對立面)和合(統一)三階段。他又把“合”叫做“矛盾的解決”,又叫做“和解”。黑格爾的這種辯證邏輯的合理内核在肯定事物本身有内在矛盾,發展全由内因決定;其錯誤在于他雖認識到有矛盾就有鬥争,卻堅持這鬥争必以和解來解決,所以他的辯證法以一分為二開始,以合二而一告終。這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反映了剝削階段畏懼鬥争鼓吹妥協的心理。

根據這個注釋的解釋,理念就是真實。前文書中又說心靈即真實

按照這段注釋的解釋,所謂真實應該就是心靈中實現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的理念?我已經看到下一節了,确實存在這樣的概念,那麼這個真實也就是這種“正反合”之後的結果,也就是黑格爾說的自在自為的絕對真理或者絕對心靈。

不知道這樣理解對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