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特色做法?教育是一片天,學校是夜晚天空中的星鬥;教育是一方土,學校是聖地上的綠洲;教育是一條河,學校是那一葉扁舟;教育是泉水的源頭,學校是那生命的激情;汩汩向前,一發不可收……,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特色做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教育是一片天,學校是夜晚天空中的星鬥;教育是一方土,學校是聖地上的綠洲;教育是一條河,學校是那一葉扁舟;教育是泉水的源頭,學校是那生命的激情;汩汩向前,一發不可收……
有人說,今日之教育是一種生命化的教育。臨縣一中,這所省級示範高中,正以教改為契機,以核心素養教育為舞台,繼承傳統,大膽創新,以春蠶吐絲絲不盡之執着,以生命如歌歌動人之精神,描繪着教育事業的美好藍圖。
在呂梁市臨縣臨泉鎮工農街,臨縣一中如同一朵散發着誘人芬芳的蓓蕾,悄悄綻放。該校不滿足于學生在學校或課堂上隻是知識的獲取,而更加注重其品質和精神的培養和塑造。“愛心給社會,忠心給祖國”“信心給自己,誠心給朋友”“善心給他人,孝心給父母”……該校教學樓門窗玻璃醒目位置張貼着一條條這樣的标語。
在深化新課改的同時,臨縣一中堅持“德育為首,教學中心”的基本原則,該校校長劉澍澤認為,沒有有效的德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為此,該校緊緊抓住“教”“育”二字,在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在積極構建符合該校學生特點的德育模式,這一模式就是“三元二化”模式。“‘3’是指我校育人目标的三元素:責、志、德(責任、志向、品德),‘2’是指傳統文化和德育量化,即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德育量化考核,這是我校育人目标實現的主要途徑。”
學校以“尊重主體,發展個性,辦臨縣人民滿意的學校”為辦學理念,以“崇德、尚美、啟智”為校訓,以“擔當責任,刻苦自勵;愈挫愈勇,立己養德”為育人目标,努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遠大的志向抱負、紮實的文化科學知識、自立自強的生活态度。
“問鼎最高學府,成就輝煌人生。劉曉瑞、馬榮梅約你聚首北清校園”“飲水思源,愛國榮校。上海交大李想、王舒薇在‘東方明珠’歡迎你”……教學樓外牆上一條條橫幅是優秀“前輩”們對“後輩”的溫情寄語,這種“以學生影響學生”的育人之舉,可謂匠心獨運。榜樣的力量不可小觑。用身邊生動鮮活的“模範人物”去感染和啟迪學生們的心靈與情感,要遠比教條式的說教有力得多。
臨縣一中創建于1952年,占地73畝,現有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936人,教職工261人。該校以堅持學生全面發展為主線,以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進行了一系列大膽改革和創新。
2016年以來,臨縣一中積極采取措施繼續深入推進該校的“54321”工程。“‘54’指的是‘五字四步課堂教學法’。在深化課改的過程中,臨縣一中構建了‘學、問、探、練、測’五字教學法,具體到課堂的‘探’字,又分為四步,即課堂導入、課堂探究、目标檢測、課堂小結與布置課後作業、布置預習任務。因此,該教學模式亦被稱為‘五字四步教學法’。‘32’指的是‘三元二化’德育模式,‘1’是指努力實現一個辦學目标,即實現‘辦臨縣人民滿意的學校’的辦學目标。”該校辦公室主任介紹。
在堅持“目标教學,高效課堂”總體要求下,一是強化“三維教學目标”的有效落實機制,加強班級學習小組建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意識,進一步轉變教學方式;二是推進同科目教師“年級分組聽評課”制度,強化同年級同科目教師間的學習交流活動,提升教師團隊的合作意識和整體教學水準;三是完善“備課組長負責,年級主任檢查,教學副校長深入教研處督察”的三層級的學校教研活動落實機制,以進一步促進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四是完善科任教師上課、自習實名登記制,進一步提高其教學責任意識。推進“三元二化”德育模式,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内容重新修訂了《臨縣一中學生德育量化考核合作協議》,并将其更名《臨縣一中學生德育量化考核标準》。去年,該校啟動“培優計劃”,第一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物理競賽、數學聯賽,決賽成績鼓舞人心。共有12位同學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等級的榮譽。
2011年,從英語老師升級為班主任的苗彩雲決定打造自己的品牌班級,并為自己所代的班命名——弘毅。“論語裡有一句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希望進入‘弘毅’的學生,都能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标,并為之努力奮鬥。你來了弘毅班就不是一般人,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将來,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為此,苗彩雲借鑒西點軍校22條軍規制定了弘毅21條班規。并在教室後面張貼标語“大夢突破局限,專注成就未來”。教室門上寫着:拒絕平庸。
“我這個班側重培養學生深度學習、深度思維習慣。讓學生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即做作業不參考任何資料,做作業不問别人。要求學生養成收集錯題的習慣,分析出錯的原因,通過對錯題的梳理,你悟到了什麼?每周二、三、四、五我必須檢查學生們的數、理、化、生作業,檢查他們練錯題的質量,有沒有從中悟到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我們每周一晨讀時還要上勵志課。學校不允許學生們帶手機,國内外重要時事,還有科研最新成果,大學的一些信息,我都要給他們搜集整理出來,挂在教室裡讓學生們看,目的就是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學會去思考。”
臨縣,是一個山區縣,也是山西省第二大人口縣。在這個人口體量較大的縣城,優質生源一度流失嚴重。“第一屆弘毅班時,全縣中考成績600分以上的23個同學,我們學校隻留下一個,其餘22人都去了省城的重點學校。”
第一屆弘毅班學生高考時,當年留下來的學生考取了北大,“那屆去外面就讀的優質生源最好成績是北航,這樣比較,我們學校的高考成績還是不錯的。家長們也在作比較,所以我們弘毅班第二屆的生源就好多了。近幾年我們學校高考二本B類以上達線率穩步上升,今年達到34.7%,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考取重點大學、名牌大學的人數快速增加,今年一本上線120人,有79人考取了211工程以上層次的大學,其中‘985工程’大學22人,C9院校12人,清華北大各一人。所以我們今年的生源越來越好。”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陽光的七種顔色,苗彩雲隻是臨縣一中優秀教師中的一個代表。
“得人才者得天下”。臨縣一中通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多方面穩定教師隊伍。“山西省示範高中”的品牌榮譽激勵着師生,鞭策着學校。
臨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重視對教師的激勵工作。積極實施“名師工程”,把名師專項獎金納入縣财政,臨縣一中有90位教師成為一級或二級名師,成為“名師工程”的受益者,同時加大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獎勵力度,政府3年累計獎勵該校教師400多萬元。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2010年以來該校不僅沒有外流一位名師或優秀教師,而且還吸引來了15名研究生。
在“守住底線,走向崇高,争做四有好老師”師德師風建設中,該校組織開展了“臨縣一中教師不亂收費承諾簽名活動”,構建了領導評教、學生、家長評教、教師互評的多元評教監督機制。
劉澍澤之所以有如此科學嚴謹的辦學思想和理念,除了臨縣一中領導班子的精誠團結,教師們的積極配合之外,與其多年的治校經驗有直接關系。在其任校長的10年時間裡,學校先後被評為“呂梁市文明和諧單位”“呂梁名校”“呂梁市文明單位”“山西省文明單位”“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示範高中”“2016至2017年度國家級貧困縣教學質量優秀獎”等榮譽稱号。
展望新的一年,劉澍澤表示,該校将繼續以建設令臨縣人民滿意的優質示範高中為目标,堅持“愛心、民主、科學、規範、嚴格”的治校方略,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優化學校内部治理結構,提高學校内部管理效益,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台階,再創新成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