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甩,刺,抛
“彈”,是SNK選手最常用的發力方式,屬于後發力。力量主要來自大臂和小臂的肌肉強烈收縮,這種發力穩定性高,暴發力好,打點精準,母球控制精确,但穿透性不強。
這種發力非常簡單易學,就是大臂固定,食指中指貼杆後兩指虛握,虎口貼杆,小臂勻速後擺,手腕和手指拉伸,到後擺最高點時有個停頓,這時能感覺到大臂和小臂還有手腕就象一個拉開的皮筋,有一股強烈的向前收縮的力量,肘關節,腕關節和指關節都是繃緊的,然後順勢向前收縮肌肉,釋放能量。整個過程大臂要盡量保持不動,發力結束時緊握球杆保持杆頭穩定。
羅伯遜就是非常标準的SNK彈性發力
“甩”,是一種利用小關節快速擺動來提高杆速的發力方式,也屬于後發力。力量主要來自手腕的快速擺動,因為手腕和小臂的擺動有個時間差和速度差,就象甩鞭子一樣,所以稱為“甩腕”。這種發力暴發力非常好,出杆速度非常快,是四種發力方式裡杆速最快的,但缺點也很明顯,打點準度下降,穩定性也下降,不能精确控力。
SNK選手裡會甩腕發力的很少,真正甩腕打球的也隻有特魯姆普一個。而美式選手裡則有很多甩腕發力的,比如王燦,呂輝展等。
王燦的甩腕非常明顯。
這個角度更清晰,而且可以看到,他出杆後大臂也是固定不動。
呂輝展的甩腕比王燦的更柔更順,王燦幾年前發力時還有個短後停再甩腕,現在已經沒有後停,擺臂很自然。
甩腕的技巧就是小臂和手腕的時間差和速度差,小臂向前擺時,手腕是放松的,由小臂來帶動手腕向前擺,在手腕向前擺動後順勢收腕,因為手腕運動支點在小臂末端,而小臂的運動支點在肘關節,所以這時候收腕就等于在小臂擺動的速度基礎上加速向前,就能打出非常高的杆速。
雖然同樣是後發力,大臂同樣是固定不動,但是甩和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别,就是關節是放松的。大臂就象秋千的支架,小臂就象吊繩,那塊小木闆就象手腕,它們的連接部位都是松的。這種發力方式相對于彈性發力來說更省力,是一種巧勁,假設要打出同樣的球速,“彈”需要肌肉發出100的力,那麼“甩”隻需要肌肉發出60-80%的力。
“刺”是一種利用關節伸展和大臂力量來推動球杆的發力方式,屬于前發力。力量主要來自關節韌帶的伸展或者大臂自然下壓時的重力,就象把劍刺出去一樣。這種發力對整個手臂的協調性要求非常高,發力的過程舒展不需要刻意的拉伸和收縮肌肉,順着杆的軸心把杆直直的刺出,可以打出很長的AK點,打點精确,穩定性高,母球控制精細,缺點是杆速不快,整個出杆過程長,參與發力的部位多,很難掌握。
SNK選手裡前發力的都非常少,刺杆發力的更少,火箭和塞爾比的發力之前已經介紹過,就不再重複,這裡介紹幾個美式選手,首先來介紹我們的國手,綽号“機器貓”的李赫文。
他的發力特點是後擺很短,送杆很長,是非常典型的“刺”杆發力。
單祯動态圖可以看到,他打出來的AK點也很長,而且有一個在擊球瞬間故意撇杆頭的動作,這就是傳說中的撇杆塞。
經常看他打球的人都知道,他發力很短送杆長,杆速不快,象這種長拉下塞打起來一樣很輕松,他就是通過加大AK點來做出杆法變化的最好例證。
再來看一位打球象打太極一樣的選手,張玉龍。
這個小低杆發力感覺非常輕,但母球的拉杆效果卻很好,就是利用“刺”杆發力的長AK點來增強杆法效果
分解圖再看一遍
隻要AK點打得好,就能做出各種杆法變化,下面來看看張玉龍的撇杆塞
他瞄點和運杆時都是白球的中心點,在出杆擊中母球瞬間把杆頭撇向右側,這樣打出來的旋轉非常強烈。付哲偉也是撇杆塞,大家可以注意看他打塞時的瞄點和出杆動作,撇杆塞的原理就是在保持直線運動方向正确的基礎上加大産生旋轉的分力。
還有傳說中的拉杆王子——corey deuel,他那個驚世駭俗的長台拉杆就是用“刺”的發力方式打出來的。
“抛”是一種充分利用杆的重量來打球的發力方式,屬于前發力,我也是采用這種發力方式。有好幾種抛杆的方法,最标準的抛杆是靠抖腕來發力。把手臂自然垂直,手腕向前和向後大約各有30度角的活動範圍,抛就是利用這向前30度角來發力,抛杆的特點是充分利用了杆本身的力量,不需要多少肌肉力量就能打出非常強烈的杆法,AK點長且加速快,比刺杆發力速度更快,杆法也更強。
從穩定性的角度來說,這種大臂小臂同時動的方式穩定性非常差,不推薦大家學習,下面介紹幾個純抖腕抛杆的選手,他們的大臂不動,穩定性就高很多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手腕在後擺時有個“甩”的動作,而向前時還有個抖腕的動作,看他打球就會覺得發力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的杆真的是被“抛”出去的……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位頂級的發力大師,他就是綽号“星期一”的菲律賓選手Bustamante。
他的動作之複雜,發力之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運杆時整個手臂的關節都在動,肩,肘,腕,指關節全部都處于活動狀态,不僅有“甩”和“抛”,還有大臂下壓的力,可以說是全發力型選手,他瞄點時有一個特點,杆頭離母球很遠,大約有半顆球的距離,就是為了預留空間給大臂下壓。
在看他的發力動态圖前我還是要提醒大家,發力越複雜越難控制,也就越不穩定,如果你象我一樣把台球當成愛好,那就可以嘗試各種發力,如果你是以打比賽為主,那就不要過多的模仿,盡量用簡單穩定的發力方式去練習,記住一句話,打得好不是因為懂得多,而是練得多。
這杆大力頓拉杆充分體現了他發力好的特點,尤其是最後前發力時的大臂下壓和抛杆,速度快,AK點長,非常有穿透力!
注意看他的手腕變化,還有杆頭的AK點,這是速度與AK點完美結合的最好例子,和拉杆王子corey deuel的“刺”杆發力不一樣,“刺”杆雖然AK點更長,但速度不夠,隻有象corey deuel一樣能打那麼長的AK點才能拉出漂亮的長台低杆,所以一般人還是不要輕易模仿……
這個鏡頭可以看到在發力前的運杆,整個手臂和關節都在動,尤其是手腕的甩動,簡直令人發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